-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血小板減少且常規治療無效,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免疫功能異常、骨髓造血異常、感染因素、藥物影響、遺傳因素等。 1.免疫功能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導致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血小板,影響其生成和存活。 2.骨髓造血異常:除了巨核細胞增多,骨髓造血微環境的改變也可能影響血小板的生成。 3.感染因素:某些病毒、細菌感染,如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誘發血小板減少。 4.藥物影響:部分藥物,如肝素、磺胺類藥物等,可能抑制血小板生成。 5.遺傳因素:少數患者可能存在遺傳因素導致的血小板生成障礙。 總之,對于長期血小板減少且常規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如骨髓穿刺、自身抗體檢測、病原學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的血液內科就診,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2025-01-26 16: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