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歲男性心跳過快、胸悶等癥狀原因及治療
我30歲,男,身體一直很好,最近半月感覺到心跳過快,平均90次/分鐘,以前都在65到70次/分鐘,去省級醫院檢查過心電圖和胸部拍片沒發現問題,后來查心肌炎也沒有問題,但是前半個月到前一個星期之間心跳過快,胸悶,有時候心跳還會停止一下胸口感覺往下沉一下,發作時頭上出冷汗的癥狀一直都有出現,最近三四天有幾次感覺到四肢發麻,眼睛有點花,又去省級醫院看了一次中醫(江蘇省中醫院)做了一次徹底的檢查,檢查結果是:生化儀查的血清有兩個比較高,一個是緘性磷酸酶(正常是53--128)我是152,脂蛋白(a)正常的是0--0.3,我的是1.04mg/l血液查的是一個比高,血小板平均體積(正常是7.4--11FL)我的是11.5同時還給我檢查了頸椎,拍片結果是正常的,還查了腦梗塞,因為我媽和我外婆都有,醫院懷疑是遺傳性的,所以還做了腦血流圖,結果也是正常.現在醫生給我的建議是所有檢查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但是脂蛋白(a)是一個隱患,一般人高是偏高一點點,我是高出很多倍,而且這個偏高會引起突發性的心肌梗死,一定要注意.還有,以前我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在電腦面前或者看電視什么的都沒有任何反應,現在只要幾分鐘保持一個姿勢不變就會有發麻的感覺出現,這個癥狀時間比較長了估計有半年了,不知道是這個有沒有關系,最近三四天的四肢發麻是在走路時突然出現的,而且麻了一整天,從第一天中午到第二天早上才好.以上是我最近的癥狀和檢查結果,麻煩醫生幫我看一下是什么原因,有沒有辦法治療.謝謝.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30 歲男性出現心跳過快、胸悶、四肢發麻、眼花等癥狀,檢查多項指標有異常。可能與生活方式、神經調節、心血管功能、內分泌代謝、潛在疾病等有關。 1.生活方式:長期久坐、保持同一姿勢,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肢體麻木等癥狀。應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定時活動。 2.神經調節: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等可能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心跳、胸悶等不適。需注意勞逸結合,適當放松。 3.心血管功能:雖然相關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但不排除微小血管或心臟電生理的潛在問題。可進一步做 24 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 4.內分泌代謝:脂蛋白(a)偏高,可能影響脂質代謝,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要調整飲食,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 5.潛在疾病:盡管目前檢查未確診,但不能完全排除一些罕見疾病的早期表現。需密切觀察癥狀變化,定期復查。 總之,目前癥狀原因尚不明確,需要綜合調理和進一步觀察。若癥狀持續加重,應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以便明確診斷和治療。
2025-01-26 15: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脂蛋白過高會導致高血凝狀態,從而影響到心肌的供血,而出現短陣性心律失常,就是你說的癥狀(心跳過快,胸悶,有時候心跳還會停止一下).低脂飲食,適當增加鍛煉,可以服用活血化淤類藥物如丹參片等.必要時請教心內科醫生,或者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測.
2016-02-25 14: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種急癥。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使部分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發生的局部壞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如果冠狀動脈閉塞較慢,側支循環形成較好,則可不發生心肌梗死。非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如冠狀動詠栓塞、冠狀動脈炎、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冠狀動脈先天畸形、心肌橋等,均會導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歐美常見,美國35~84歲人群中年發病率男性為71‰,女性為22%。;每年約有8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45萬人再梗死。在我國本病遠不如歐美多見,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爾濱、黑龍江、上海、廣卅等省市年發病率僅0.2‰~0.6‰,其中以華北地區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