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接觸過結核病人后出現腹瀉和盜汗,可能是感染了結核,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如腸道感染、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紊亂、惡性腫瘤等。 1. 結核感染:結核菌可侵襲腸道和引起全身性癥狀,導致腹瀉和盜汗。需要進行結核菌素試驗、胸部 X 光等檢查來明確診斷。治療常使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藥物。 2. 腸道感染:如細菌、病毒感染腸道,引發炎癥,導致腹瀉,同時身體虛弱可能出現盜汗。一般通過大便常規、血常規等檢查診斷,常用藥物有諾氟沙星、阿莫西林、蒙脫石散等。 3. 內分泌失調:激素水平紊亂可能影響代謝和體溫調節,引起相關癥狀。可通過激素檢查診斷,治療可能會用到谷維素、維生素 B1 等。 4. 植物神經紊亂:壓力、焦慮等可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異常。診斷依靠癥狀和相關心理評估,治療藥物有甲鈷胺、普萘洛爾等。 5. 惡性腫瘤:某些腫瘤會消耗身體能量,影響正常功能。通過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等診斷,治療方案因病而異。 出現腹瀉和盜汗的情況,尤其是接觸過結核病人后,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5-01-26 13: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多數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典型臨床表現歸納如下:一,腹痛因病變常累及回盲部,故疼痛最常見于右下腹,觸診時可發現局限性壓痛點.疼痛亦可位于臍周,疼痛一般較輕,呈隱痛或鈍痛,亦有表現為間歇性疼痛,常于進餐時或餐后誘發.增生型腸結核并發腸梗阻時,腹痛主要為絞痛,并有腸梗阻的相應癥狀.二,腹瀉與便秘腹瀉是潰瘍型腸結核的主要癥狀之一,這是因腸曲炎癥和潰瘍的刺激,使腸蠕動加速,排空過快以及繼發性吸收不良所致.排便一般每日2-4次,多為糊狀便,輕者僅含少量粘液,嚴重者腹瀉可每日多達10余次,便中有粘液及膿液,血便較少見.此外還可間有便秘,糞便呈羊糞狀,或腹瀉一便秘交替出現.三,腹部腫塊主要見于增生型腸結核,腸壁局部增厚形成腫塊.當潰瘍型腸結核和周圍組織粘連,或并有腸系膜淋巴結核等,均可形成腫塊而被捫及.腹塊常位于右下腹,中等硬度,可有輕壓痛.四,全身癥狀潰瘍型腸結核常有結核毒血癥,如午后低熱,不規則熱,弛張熱或稽留熱,伴有盜汗,可有乏力,消瘦,貧血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癥狀和體征,并可有腸外結核特別是結核性腹膜炎,肺結核等有關表現,增殖型腸結核多無結核中毒癥狀,病程較長,全身情況較好.
2016-02-25 16: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腸結核? 腸結核(intestinal tubereulosis)是結核桿菌侵犯腸道引起的慢性特異性炎癥,主要由人型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絕大多數繼發于腸外結核,如肺結核等。結核桿菌進入腑道,可引發腸道病變,以回盲部最常見,其次為升結腸、回腸、空腸,再次是其他腸段。可形成潰瘍或增生型腸結核。本病多見于20~40歲青壯年,女性稍多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