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肝區附近早上 3 至 6 點陣痛明顯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肝血管瘤、肝癌等。 1. 肝炎:病毒感染、藥物或酒精損傷肝細胞,導致炎癥,引起肝區疼痛。治療常使用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以及保肝藥物如復方甘草酸苷等。 2. 膽囊炎:膽囊炎癥刺激可致疼痛。多因膽囊結石、細菌感染等。治療可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以及利膽藥物如消炎利膽片。 3. 膽結石:結石刺激膽囊壁或膽管,引發疼痛。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溶石,如熊去氧膽酸,或手術取石。 4. 肝血管瘤:瘤體較大時壓迫周圍組織產生疼痛。一般無癥狀時定期復查,有癥狀或瘤體較大時需手術治療。 5. 肝癌:腫瘤生長侵犯肝組織和包膜導致疼痛。治療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化療及靶向治療等。 肝區附近陣痛不可忽視,應及時就醫,進行肝功能、腹部超聲、CT 等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5-01-26 13: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可為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也可表現為僅在饑餓時隱痛不適.典型者表現為輕度或中度劍突下持續性疼痛,可被制酸劑或進食緩解.臨床上約有2/3的疼痛呈節律性:早餐后1~3小時開始出現上腹痛,如不服藥或進食則要持續至午餐后才緩解.食后2~4小時又痛,也須進餐來緩解.約半數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節律性疼痛大多持續幾周,隨著緩解數月,可反復發生.部分病例可無上述典型的疼痛,而僅表現為無規律性較含糊的上腹隱痛不適,伴腹脹,厭食,噯氣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因并發癥的出現而發生癥狀的改變.一般來說,十二指腸潰瘍具有上腹疼痛而部位不很確定的特點.如果疼痛加劇而部位固定,放射至背部,不能被制酸劑緩解,常提示后壁有慢性穿孔;突然發生劇烈腹痛且迅速蔓延及全腹時應考慮有急性穿孔;有突然眩暈者說明可能并發出血.十二指腸潰瘍發病有以下特點:①慢性過程呈反復發作,病史可達幾年甚或十幾年.②發作呈周期性,與緩解期相互交替.過去發作期可長達數周或數月,現因有效治療而顯著縮短.緩解期亦可長短不一,短的僅幾周或幾個月,長的可達幾年.③發作有季節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發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緒或解熱鎮痛藥及消炎藥物誘發.④多發于中青年男性.瘍患者應及時治療,如潰瘍沒及時治愈,很容易轉化為胃炎.由于致病因素往往不止一種,應充分考慮其他致病因素并配相應的藥.
2016-02-25 14: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病情分析潰瘍病以疼痛為主要癥狀,其疼痛多為周期發作,秋季至春季是發作季節,可由氣候寒冷或飲食不潔而誘發,胃小彎潰瘍的疼痛多于餐后0.5~1小時發生,十二指腸潰瘍或胃幽門部潰瘍,多發于餐后3~4小時,有時可在半夜發生,但老年人的疼痛部位常無固定也缺乏明顯的時間規律建議H2受體拮抗劑:是治療潰瘍病的主要藥物,對DU治療效果較好.可用甲氰咪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藥物治療.西咪替丁常用用法為:200mg,日服3次,400mg臨睡前再服;4周愈合率為70%~80%,8周幾乎為100%,給予800mg/d維持量,一年內復發率為44%,如潰瘍愈合后不給維持量預防復發 1.急性發作期應注意休息,要勞逸結合,避免精神緊張及 情緒不穩定. 2.停止進食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食品,如油煎食品,辛辣食 品,濃茶咖啡等. 3.禁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 等.
2016-02-25 12: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可為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也可表現為僅在饑餓時隱痛不適,服用制酸劑或進食緩解.祖國醫學用傳統中藥治療十二指腸潰瘍有非常獨到的方法,建議你用傳統中藥黑礬,黑棗,核桃仁,梔子,當歸,砂仁,厚樸,三棱,穿山甲,寸曲,麥芽,上甲,下甲,紅花,海南沉,鐵膽粉,蜂膠,蜂蜜,蜂蠟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許多患者治愈后不復發;這些專治胃病傳統中藥組方獨到,能夠促進潰瘍愈合,快速修復胃腸黏膜,消除發病根源,從而達到徹底根治的目的.這些藥物你在當地藥店即可買到,省錢,方便,奇效,實用.希望你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16-02-25 12: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潰瘍病以疼痛為主要癥狀,其疼痛多為周期發作,秋季至春季是發作季節,可由氣候寒冷或飲食不潔而誘發,胃小彎潰瘍的疼痛多于餐后0.5~1小時發生,十二指腸潰瘍或胃幽門部潰瘍,多發于餐后3~4小時,有時可在半夜發生,但老年人的疼痛部位常無固定也缺乏明顯的時間規律.其典型表現為饑餓不適,飽脹噯氣,泛酸或餐后定時的慢性中上腹疼痛,嚴重時可有黑便與嘔血.一般經藥物治療后,癥狀緩解或消失.如無效,應進一步作X線鋇餐及胃鏡檢查,以除外穿孔,梗阻或惡變的可能性. 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可為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也可表現為僅在饑餓時隱痛不適.典型者表現為輕度或中度劍突下持續性疼痛,可被制酸劑或進食緩解.臨床上約有2/3的疼痛呈節律性:早餐后1~3小時開始出現上腹痛,如不服藥或進食則要持續至午餐后才緩解.食后2~4小時又痛,也須進餐來緩解.約半數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節律性疼痛大多持續幾周,隨著緩解數月,可反復發生.
2016-02-25 08: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胃角潰瘍 A2 期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十二指腸潰瘍服藥時能否用補腎藥 -
Q: 潰瘍型中分化腺癌復發應如何應對 -
Q: 胃角潰瘍 A2 期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小孩舌頭潰瘍用什么藥效果好? -
Q: 腸道潰瘍患者適宜的飲食有哪些? -
Q: 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術后多久能出院? -
Q: 小孩舌頭潰瘍應服用哪些藥物 -
Q: 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應如何應對? -
Q: 十二指腸潰瘍吃藥效果不佳應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