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乳房外側有豆大腫物且常疼,未檢查咋回事?
學校課程也比較忙,也沒有去醫院做系統的檢查,但是我自己能摸到左邊乳房外側有一個大約比黃豆大一些的豆豆,觸摸的話會疼。并且最近乳房也經常疼。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左側乳房外側出現比黃豆大的腫物,觸摸疼痛且乳房常疼,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炎、乳腺囊腫、乳腺癌等原因所致。 1.乳腺增生:多因內分泌失調引起,乳房會有脹痛或刺痛感,可觸及結節或腫塊。癥狀較輕時,調整生活方式如規律作息、保持心情舒暢可能緩解。癥狀嚴重時,可遵醫囑使用逍遙丸、乳癖消片等藥物治療。 2.乳腺纖維腺瘤:常見于青年女性,多為單發的無痛性腫塊,少數有疼痛。一般腫塊增長緩慢,若體積較大或生長迅速,可能需手術切除。 3.乳腺炎:多發生于哺乳期婦女,由于乳汁淤積、細菌感染等導致。會有乳房紅腫、疼痛、發熱等癥狀,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治療,必要時切開引流。 4.乳腺囊腫:通常是由于乳腺導管阻塞、乳汁淤積等引起。較小的囊腫一般無明顯癥狀,定期復查即可。較大的囊腫可能需要穿刺抽液或手術治療。 5.乳腺癌:早期多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皮膚改變等。一旦確診,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手術、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 乳房出現異常應引起重視,建議盡快前往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乳腺超聲、乳腺鉬靶等,以明確診斷,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1-27 05: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請不要過分擔憂,建議您最好盡快到權威醫院確診。以下內容供您自查: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雖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夠觸摸到明確的腫塊,但常有局部不適感,特別是絕經后的女性,有時會感到一側乳房輕度疼痛不適,或一側肩背部發沉、酸脹不適,甚至牽及該側的上臂。2、早期乳房內可觸及蠶豆大小的腫塊,較硬,可活動。一般無明顯疼痛,少數有陣發性隱痛、鈍痛或刺痛。3、乳腺外形改變:可見腫塊處皮膚隆起,有的局部皮膚呈橘皮狀,甚至水腫、變色、濕疹樣改變等。4、乳頭近中央伴有乳頭回縮。乳房皮膚有輕度的凹陷(醫學上叫做"酒窩癥"),乳頭糜爛、乳頭不對稱,或乳房的皮膚有增厚變粗、毛孔增大現象(醫學上叫做"橘皮癥")5、乳頭溢液:對溢液呈血性、漿液血性時應特別注意作進一步檢查。6、區域淋巴結腫大,以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最多見。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者已屬晚期。其實,得了乳腺癌的人也有很多人能夠重新過上健康生活。這是因為他們在輔助治療中用了中藥人參精華提取物人參皂苷RH2(護命素,16.2%)。人參皂苷Rh2能有效調節人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對乳腺癌癌、胰腺癌、腦膠質瘤等惡性腫瘤都有一定的預防及治療效果,適合腫瘤患者等重癥病人及年老體弱人群服用。d3
2016-02-25 23: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狄太蘭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中藥治療,本人是醫療工作者,并非反對西醫西藥,只是西醫方面確實沒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只能是手術、放療、化療,切了再切,直到生命結束,病人一直在痛苦中度過。從中醫角度講,中醫認為癌是正氣不足、氣滯、痰凝、血瘀日久而引起的,中醫認為治療癌癥要以“軟堅散結”為原則,通過祁奧牌紅豆杉中草藥將硬結打散,可延長生命、減輕痛苦、防止復發轉移,
2016-02-25 22: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乳腺癌建議手術治療,術后配合中藥治療,中西結合綜合治療,西醫的手術、放療、化療見效快,但病人痛苦且容易復發,而中藥可以彌補西醫的缺點和不足。
2016-02-25 22: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腫瘤分惡性和良性,只有作病理才能確診.建議手術后,采用中醫全面調養綜合治療,鞏固病情,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病情得到好轉,防止復發,達到完全康復的目的
2016-02-25 14: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