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4 歲小男孩手上出現 3 個小泡不一定是手足口病,還可能是其他原因,如汗皰疹、水痘、濕疹、過敏反應、蚊蟲叮咬等。 1.汗皰疹:是一種發生在手掌、手指側面、足底的水皰性皮膚病。可能與皮膚癬菌感染、精神因素、過敏體質等有關。 2.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具有傳染性。除了水皰,還常有發熱、乏力等癥狀。 3.濕疹:病因復雜,可能與遺傳、免疫、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等。 4.過敏反應:接觸過敏原后,皮膚可能出現水皰,同時伴有瘙癢、紅腫等。 5.蚊蟲叮咬:蚊蟲叮咬后局部可出現紅腫、水皰,常有瘙癢感。 總之,僅憑手上的 3 個小泡不能確診是否為手足口病。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26 11: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如果只是水泡的話,可以考慮下是否是汗皰疹或者手足癬之類的病癥.手足癬是真菌引起的皮膚病,需要抗真菌治療.也可以適當服用下維生素E.由于皮膚病的直觀性較強,而且您對皮膚是否發癢或者有蛻皮的現象描述不夠確切.沒有見到您的皮膚尚無法確診,建議您帶著孩子到正規的醫院皮膚科或皮膚專科醫院就診,確診后對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手足口病初起發熱咳嗽流鼻涕,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樣,白細胞總數輕度升高,繼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膚出現斑丘疹及皰疹樣損害.表面上看來就是手足的指和趾背部出現橢圓形和梭形的水泡.泡的周圍也有紅暈.而且手足口病以2歲以內小孩多見,一年四季均有但多發于夏秋季.如果您的孩子沒有發燒,頭痛,嘔吐之類的癥狀的話,則手足口病的概率很小.祝您的孩子早日健康.
2016-02-26 00: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狀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疼等狀.如果孩子有發熱,可以查一個血常規,首先判斷一下是不是病毒感染,再者要看看孩子的口腔內頰部,舌,軟腭,硬腭或口唇內側有沒有皰疹.僅有手上有小泡還要排除過敏,蚊蟲叮咬,皰疹性咽頰炎等,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藥抗病毒效果比較好.
2016-02-25 16: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最為常見.該病的潛伏期為2~7天,傳染源包括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流行期間,患者為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潰時病毒溢出;病后數周,患者仍可自從糞便中排出病毒.該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2016-02-25 05: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手足口病的特點是以手,足,口腔發生水泡為特征,多發于兒童的病毒性皮膚病,本病的臨床表現是見于2到10歲的兒童,5歲以下更多見,發熱可有不同程度,低熱,頭痛,納差等前驅癥狀,1到3天可在手,足,口腔出現紅色的斑疹,很快發展為水泡2到4毫米,皰壁較薄,內有清亮的液體,周圍有紅暈,,破潰后形成潰瘍和糜爛面,可同時發生在手,足,口腔,也可不同時表現,以口腔受累最多,90%以上,一周左右愈合,不易復發!所以僅僅在手上不能說是手足口病,可以是簡單的炎癥反應,建議檢查下,或觀察有無惡化的情況!及早就醫!手足口病主要注意衛生,對癥治療,支持治療!
2016-02-25 05: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