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多年風濕關節痛,癥狀加重如何應對?
2000年,本人31歲懷孕至孩子出生前整個孕期反應很強烈,飯吃了就吐,2001年孩子出生在炎熱的6月,體重出人意料:7.3斤。剖腹產,產后本人身體較虛弱,一周內嘴唇發白。沒出滿月時即感覺渾身酸痛,幾乎擔心自己會癱瘓。2002年孩子十個月時斷奶,本人開始吃中藥,吃了三個多月癥狀減輕。2007年本人39歲,無意著涼后癥狀加重,關節酸痛,吃了7付藥后轉好。2009年本人41歲,盡管注意保暖在冬天來臨時,風濕關節痛仍然加重了,與以往不同的是:即使在屋里有暖氣捂著被子整個右腳仍感覺到涼風透骨。吃了10付中藥未見好轉。請問高人:1.癥狀多了是否年齡大了所致?2.風濕病能根治嗎?3.拔罐治療管用嗎?4.用海蛇泡酒的辦法有效嗎?胃不好的人能飲藥酒嗎?5.如果吃中藥的話,必須不間斷的服藥至三個月嗎?因時間關系,服藥總是間斷。這樣是否不利于治療效果?急盼回復,謝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產后多年出現風濕關節痛且癥狀加重,可能與年齡增長、產后恢復不佳、未規范治療、生活習慣及個體體質有關。 1. 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下降,關節退變,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易導致癥狀加重。 2. 產后恢復:產后身體虛弱,若未得到良好調養,易留下病根,在日后受到誘因時癥狀顯現或加重。 3. 治療情況:未進行規范、持續的治療,病情可能控制不佳,進而加重。 4. 生活習慣:長期處于寒冷、潮濕環境,或過度勞累、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會使病情惡化。 5. 個體體質:部分人本身存在免疫功能異常或遺傳因素,增加了風濕病發展和加重的風險。 總之,風濕關節痛癥狀加重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如布洛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物理治療、改善生活習慣等,同時注意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
2025-01-27 06: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結合您的癥狀描述,雙側食指、腳趾都有不適癥狀,不排除是類風濕疾病的可能性。風濕類風濕疾病屬于免疫系統疾病,目前醫學是不能夠除根的。可以做到臨床治愈,消除癥狀,控制疾病發展。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建議患者可以盡快到醫院,空腹進行血液檢查,明確是否是類風濕疾病,祝早日康復!
2016-02-25 22: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如果您已經確診為風濕病,您現在屬于風濕病情反復發作的癥狀。回答您的問題。1、癥狀較多和年齡的增長是不成正比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少年患者一般情況下較輕,較大年齡的成人相對癥狀明顯。您的病情癥狀的增多,不僅僅是年齡的問題,和你病情反復發作,不能連續服用藥物是有關系的,所以是多方面的原因所致。2、風濕病如果能夠及時對癥治療,控制炎癥,一般情況下,可以緩解癥狀,讓病情過度到相對靜止期,也就是癥狀緩解或消失,但是不代表治愈,靜止期也要進行有效的治療,這樣可以減少第二年復發的危險。3、拔罐在中醫上講可以驅除外邪內寒,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只能作為輔助手段,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其治療。4、患者胃部有不適,不建議飲酒。5、吃藥一定要堅持,不是堅持三個月,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中重要副作用小,但是很麻煩,所以要一直堅持,即使病情有所好轉,也要堅持在服用。建議:平常時可進行關節鍛煉,增加活動,晚上買個泡腳桶,可到藥店配些中藥,進行泡腳,這樣會對病情有所幫助。
2016-02-25 12: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