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歲孩子語言及行為表現異常如何應對
病情描述剛6歲,已經上學。她的主要癥狀是語言重復和喜歡敲敲打打(這種現象在逐漸減少),而且有種類似儀式性的話語,比如爸爸背包出門了,總說爸爸去掙錢去了。能聽懂同齡孩子的話,但表達方面不如別人豐富。2-3歲時曾有一段時間,別人叫她不理,但一說出去玩或者老師說放學了,馬上就有所行動。以前不知上課要聽老師講課總是自顧自玩(音樂課除外),現在知道跟大家一起念課文,寫字等。聽故事或看電視劇(貓和老鼠及迪斯尼英語除外)集中注意力時間比同齡人短。除了吃的東西,從未向我提出要買其它東西,以前用手勢,現在用語言表達需要。對小孩感興趣,但表現出特膽小害羞的樣子;別人講她不好她顯得很難堪。喜歡擁抱和親吻,能分親疏。對危險事物,比如汽車,知道讓開。有些現象在我的訓練下改善了,比如叫人在我的訓練下,能主動去叫了,叫人有的時候懷疑是因為我的教養方式或智力開發不夠造成的。: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6 歲孩子出現語言重復、行為特殊、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表現膽小等情況,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發育遲緩、環境影響、心理因素、神經系統問題、教育方式等。 1. 發育遲緩:孩子的語言和行為發展可能未達到同齡兒童的平均水平。這可能是個體差異導致,也可能與遺傳、孕期營養等有關。 2. 環境影響: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缺乏豐富的語言刺激、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都可能影響孩子的表現。 3. 心理因素:孩子可能存在焦慮、緊張等情緒,影響其在社交和學習中的表現。 4. 神經系統問題:某些神經系統的發育不完善或輕微損傷,可能導致孩子的行為和注意力異常。 5. 教育方式:家長的教養方式若不恰當,可能無法有效引導孩子的發展。 孩子出現這些情況,家長不必過于焦慮,但要重視。建議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評估,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2025-02-04 13: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的情況我看了,我覺得孩子這種情況正象您自己說的是您做的不夠,家長應該抽時間陪孩子聊聊天,聽她說說學校發生的事,多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少批評,多夸獎孩子,幫孩子樹立信心!至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建議您帶孩子去驗一下微量元素,可能是由于微量元素缺乏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醫生詢問:
2016-02-25 23: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從你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你的小孩不是孤獨癥。你好!我是心理顧問。你的小孩不是孤獨癥,可能更多的是缺乏安全感。我不知道在3歲之前你們是否離開過小孩,按你的表述可能在3歲之前小孩與你們沒有生活在一起,或者是你們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有過類似不要小孩的言語表達,讓小孩產生了不安全的感覺。這種不安全感還造致小孩的自信心不夠,與別人的交流都比較膽怯。現在要培養小孩的安全感,適當的抱抱小孩,還要有肢體的接觸,比如臉貼臉的,手牽手的動作,擁抱小孩給他一種切實的安全體驗。醫生詢問:
2016-02-25 22: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你的小孩子不是太愿意和別人交往,在一些情感的表達上也不是和同齡人一樣,但是孩子還小,都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不要一開始就覺得孩子怎么了,要多花耐心和時間去引導和教育,告訴她應該怎么去做,怎么去進行才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在幾倍的教育基礎上還是不行的話,再帶她去做個檢查,希望你幸福。醫生詢問:
2016-02-25 19: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智能障礙?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即使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disorder)是指在智力能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發生存在實質性限制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在概念、社交和應用的適應能力方面(美國AAMR2002年智能障礙定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