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攜帶者相關疑問,求專家解答
我是不是肝功能正常,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而已.因為我高中到現(xiàn)在8年時間里體檢的結果都是這樣.以前看一些資料說乙肝攜帶者中國有2億多,很多攜帶者只是因為母嬰傳染等攜帶上的,很多都終身沒有復發(fā)過乙肝,是這樣嗎?另外以前我弟弟初中體檢的時候也體檢出這樣的化驗單,是不是我就是因為母嬰傳染造成的,那我妹妹可能也是乙肝攜帶者嗎?另外,如果是乙肝攜帶者,現(xiàn)在打疫苗有用嗎?希望專家予以解答,謝謝了.初中到大學4年級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慧 主治醫(y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全科
-
你好,你的情況肝功正常,但是不知道你的HBVDNA病毒復制的情況,所以不能簡單說你只是攜帶.你這種情況打疫苗是沒有用的,因為你已經感染了乙肝.對你來說最主要的就是加強監(jiān)測,隨時觀察肝功的變化,根據(jù)情況選擇治療與否以及治療方案.你是乙肝攜帶,建議定期復查HBVDNA,肝功,彩超來評價你的肝臟狀況,知道你的治療,不適合繼續(xù)打乙肝疫苗,生活上多加注意,不要熬夜,不要勞累,不要飲酒,最好避免辛辣飲食.保持一個好的心態(tài),適當鍛煉.祝你好運.醫(yī)學發(fā)展到現(xiàn)在,還是很難將乙肝病毒清除完全,只能抑制病毒的復制,對你的情況來講,還是加強監(jiān)測為主,也不用很擔心,
2016-02-26 01: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感染有乙肝病毒,不是大三陽,也不是小三陽.與小三陽更為接近.是否要治療根據(jù)肝功能和B超的情況確定.如果它們正常.暫時不要治療.
2016-02-25 21: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肝功能檢查的指標很多,肝炎時通常檢查血清轉氨酶,血清麝濁試驗,血清黃疸指數(shù),總膽紅素及直接膽紅素,血清總蛋白,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及蛋白電泳,血氨,凝血酶原活動度,甲胎蛋白,堿性磷酸酶等.(1)血清轉氨酶檢查通常檢查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轉氨酶(俗稱谷丙轉氨酶,簡稱ALT,以前稱GPT)與谷氨酸草酰乙酸轉氨酶(俗稱谷草轉氨酶,簡稱AST,以前稱GOT),是肝炎病人非常敏感的指標.轉氨酶越高一般反映肝細胞受損的程度越嚴重,并從某種程度上提示病情的輕重和愈后.(2)血清麝濁試驗簡稱TTT,屬于血清膠體穩(wěn)定性試驗,反映了肝實質損傷的程度,也是肝臟蛋白質代謝功能紊亂的一種定性試驗,其升高的程度基本與肝臟損傷的程度平行.(3)血清黃疸指數(shù),總膽紅素及直接膽紅素檢查主要了解黃疸的有無,程度及變化動態(tài).一般認為,黃疸指數(shù),總膽紅素越高,則肝細胞受損害的程度越重,直接膽紅素可幫助確定是否是溶血性黃疸.(4)血清總蛋白,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及蛋白電泳大部分的血漿蛋白都在肝臟內生成,故檢查血清總蛋白及白,球蛋白的比值,即可了解肝臟受損害的程度.總蛋白下降,白/球蛋白比值減少,電泳試驗r球蛋白增加,是肝炎的常見情況.(5)血氨肝臟是體內利用氨合成尿素的唯一器官,在嚴重肝細胞損害時,血氨可升高.(6)凝血酶原活動度肝臟是血液凝血因子的主要場所,當凝血酶原活動度降低時,常反映肝細胞的損害程度,常引起出血,淤血等臨床表現(xiàn).(7)甲胎蛋白簡稱AFP,持續(xù)升高,提示原發(fā)性肝癌的可能性.(8)堿性磷酸酶簡稱ALP或AKP,肝炎時大多正常或微增,如同時有肝內膽汁淤積時,則ALP活力升高.不管肝功能檢查的指標怎樣變化,都應該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病史,綜合分析后才能得出合理的結論.在肝功能中,ALT和AST是兩個比較重要的指標.你的這兩個指標正常,如果其它指標也正常,那你的肝功能就是正常的.現(xiàn)在還沒有很好的藥物或辦法,使感染了乙肝病毒后,病毒在體內復制留下的標志物消失或完全陰轉.自愈是一個過程.自動轉陰幾率也就才2-5%.你只需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定期復查肝功能幾HBV-DNA久可以了,沒有必要盲目的進行治療.
2016-02-25 15: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y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fā)區(qū)醫(yī)院
一級
全科
-
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 HBV主要經血和血制品,母嬰傳播,及性接觸傳播.圍生(產)期傳播是母嬰傳播的主要方式,多為在分娩時接觸HBV陽性母親的血液.血液傳播多發(fā)生在80年代由于我國的衛(wèi)生條件差,沒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以及獻血沒有檢查hbsag造成的.我國1.2億乙肝攜帶者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在80年代由于輸血導致的乙肝傳播.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不會傳染HBV.所以HBV并不可怕.《食品安全實施條例》與七月二十四號國務院通過溫總理簽字正式施行其中規(guī)定只有甲肝和戊肝不得從事食品生產乙肝可以從事. 特別注意: 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經證明乙肝不是消化道傳染病.病毒性肝炎中只有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傳染病.同桌吃飯,接吻等并不會造成乙肝傳播..同時日本,美國,香港,澳門,包括乙肝攜帶者比例更高的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在入職,入學等常規(guī)體檢中也沒有檢查乙肝血清學指標. 病毒攜帶,并不等于是病人,他必須是肝功能異常,有臨床癥狀和HBV-DNA陽性了,這樣才需要治療,才能稱為病人.護理誤區(qū):錯誤一:道聽途說,自作主張 有些乙肝患者道聽途說,偏聽偏信,只相信別人的治療經驗,聽到別人說這種藥好就用這種藥,聽說這種藥不好就排斥這種藥.其實,藥物的效應和毒副作用往往是因人而異的,而有些患者意識不到這點,道聽途說或斷章取義,選來選去,總是選不到自己稱心的藥.所以,建議患者在資深醫(yī)生的指導下,按療程服藥,定期復查,復診. 錯誤二:心理負擔過重 慢性乙肝患者終究有人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癌等.這種現(xiàn)象使許多患者憂心忡忡,情緒低落.其實,慢性乙肝罹患肝癌只是少數(shù).對于發(fā)展為肝癌的可能性要有正確的認識.既要看到乙肝與肝癌的相關性,又要看到這種比例不是很高的現(xiàn)實.肝炎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免疫狀態(tài),而免疫狀態(tài)又與個人情緒密切相關.心理負擔過重只會影響預后,對病情毫無益處.所以,對于乙肝患者來說,樂觀地面對現(xiàn)實,積極地配合醫(yī)生治療才是明智的做法. 錯誤三:盲目忌口 民間向來就有患病要忌口的說法,不少人道聽途說,輕信乙肝患者不能吃雞肉,羊肉,魚肉等.不少乙肝患者列出長長一條“忌食”單.結果這也不吃,那也不吃,胡亂忌口,這樣他們無法得到營養(yǎng),幾年下來,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康復.還有些患者為了治療肝病,天天“進補”,結果出現(xiàn)嚴重的脂肪肝.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帶來的不良后果. 實際上,乙肝患者的飲食沒有太多的特殊要求,基本原則是綜合營養(yǎng),水果,蔬菜,肉類,豆制品都需要,但要盡量少吃辛辣刺激和油炸的食品.預防措施:哪些人需要接種乙肝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的重點群體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兒,一部分是成年人.現(xiàn)在新生的小孩都實行計劃免疫,新生兒一出生就接種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確保將來不得乙肝.成人打疫苗前需先進行化驗,化驗結果顯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體和核心抗體均陰性,轉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種乙肝疫苗.但一般來說為保險起見,凡沒有感染過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體不足者都應該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攜帶者因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則沒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的正確方法是什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種共3針,按照0,1,6個月程序,即接種第1針疫苗后,間隔1及6個月注射第2及第3針疫苗.對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后24小時內盡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0μg乙型肝炎疫苗,可顯著提高阻斷母嬰傳播的效果,間隔1和6個月分別接種第2和第3針乙型肝炎疫苗;對乙肝表面抗原陰性母親的新生兒可用5μ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對新生兒時期未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的兒童應進行補種;對成人建議接種20μg乙型肝炎疫苗.
2016-02-25 11: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