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歲頸椎病史患者左臂無力且肌肉萎縮伴消瘦,如何診治?
患者55歲,有頸椎病史,目前無頭痛頭暈,頸項不適等癥狀。2年前,出現左臂無力癥狀,經推拿后好轉,目前,左上臂三角肌,肱二頭肌出現萎縮現象,全身有不明原因的消瘦現象,體重從2年前的180斤減為130斤左右,經檢查,除血脂10.3外,沒有其他異常。目前仍進行推拿保守治療。不知應該進一步作什么檢查以確診以及進一步的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對于這位患者,需要考慮神經損傷、內分泌疾病、營養不良、肌肉疾病、惡性腫瘤等因素。 1. 神經損傷:頸椎病變可能壓迫神經,導致上肢無力和肌肉萎縮。需進一步進行頸椎磁共振成像(MRI)、神經電生理檢查,如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測定等,以明確神經受壓的程度和部位。治療可能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減壓。 2. 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可引起消瘦和肌肉無力。應檢查甲狀腺功能、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若為甲亢,可使用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藥物;糖尿病則可能需要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格列齊特)或胰島素治療。 3. 營養不良:長期飲食不均衡或消化吸收不良可致。需評估飲食情況,檢查血清蛋白、微量元素等。治療主要是改善飲食結構,必要時補充營養制劑。 4. 肌肉疾病:如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等。可通過肌肉活檢、自身抗體檢測等明確。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5. 惡性腫瘤:某些腫瘤會導致不明原因的消瘦。可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查、全身影像學檢查(如 PET-CT)等。確診后根據腫瘤類型和分期選擇手術、放療、化療等。 總之,對于該患者,需要綜合多種檢查手段明確病因,然后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或骨科就診。
2025-02-05 06: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看是不是神精損傷或者是血管血流不通暢引起的.應該多活動,多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效果會不錯的
2016-02-26 08: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康亞新 主治醫師
井陘縣中醫院
二級甲等
骨科
-
很嚴重!需要密切觀察! 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2,合理調配飲食結構.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 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3,勞逸結合.忌強行性功能鍛煉,因為強行性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4,嚴格預防感冒,胃腸炎.肌萎縮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并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016-02-26 08: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根據你的描述這種情況考慮是否由于神經損傷或其他原因造成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這種情況較為嚴重,不及時治療,可以導致總體功能喪失建議積極鍛煉,可以適當應用針灸按摩
2016-02-25 20: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不良,肌肉體積較正常縮小,肌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神經肌肉疾肥大.肌肉營養狀況除肌肉組織本身的病理變化外,更與神經系統有密切關系.脊髓疾病常導致肌肉營養不良而發生肌肉萎縮.1.按發病機理分類(1)由全身營養障礙,廢用,內分泌異常而引起的肌肉變性,肌肉結構異常等病因產生的肌肉萎縮.(2)遺傳,中毒,代謝異常,感染,變態反應等引起的肌肉萎縮,此種分類臨床意義不大,因病因一時難以明確.2.根據肌肉萎縮分布分類:(1)全身彌漫性肌肉萎縮;(2)頭面部肌肉萎縮;(3)頭和上肢或上下肢近端肌肉萎縮;(4)上下肢遠端肌肉萎縮;(5)限局性肌肉萎縮
2016-02-25 17: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