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及相關癥狀?
中醫治療慢性前列腺?我想問一下中醫治療慢性前列腺。慢性前列腺炎尿不盡尿分叉,弱精癥,勃起不好,沒有晨勃,勃起硬度不夠,不能持久慢性前列腺炎白細胞23-36卵磷脂30%膿細胞2-4HP酸咸度PH6.7分泌物:革蘭氏陰性桿菌++HP白色念珠菌++HP精子成活率:33.59%蜜度:29.12精子數量:131A級:4.58%B級7.63%C級21.37%D級:66.41%畸形21.3%精液量:2ML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醫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及相關癥狀,通常從整體觀念出發,綜合考慮病因、病癥、體質等因素,采用中藥、針灸、推拿等方法進行調理。常見的方法包括中藥調理、針灸治療、飲食調理、情志調節、運動保健等。 1.中藥調理:根據具體病癥,選用清熱解毒、利濕通淋、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藥,如前列舒通膠囊、三金片、癃清片等。 2.針灸治療:通過針刺穴位,如關元、中極、腎俞等,以疏通經絡、調節氣血。 3.飲食調理:避免辛辣、油膩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飲食清淡。 4.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5.運動保健: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等,增強體質。 中醫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及相關癥狀具有獨特的優勢,但需要患者積極配合,堅持治療,并注意生活習慣的調整。同時,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綜合多種治療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025-02-04 12: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一般一周見明效,慢性前列腺炎是慢性疾患,待濕熱去除后再以六味地黃丸加減即可.
2016-02-26 12: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見病,絕大多數發生在青壯年,臨床上前列腺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前列腺炎臨床上較少見,慢性前列腺炎在成年人群中發病較高,約占泌尿外科門診病人的1/5左右,因慢性前列腺炎多伴有精囊炎,故又稱為前列腺精囊炎.病因:急性前列腺炎:發病多在勞累,著涼,長時間騎車,酗酒,性生活過度,損傷,經尿道器械操作,全身或局部抵抗力減弱時,致病菌由身體其它部位的病灶經血運或經尿道進入前列腺,最主要的致病菌為大腸桿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和鏈球菌等.慢性前列腺炎:病因較為復雜,少數由急性前列腺炎未能徹底治愈遷延而來,絕大多數病人則未曾經歷過明確的急性階段.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是細菌,其次有病毒,支原體,衣原體以及其它致敏原等.性欲過旺,前列腺充血,下尿路梗阻,會陰部壓迫,損傷,鄰近器官炎癥病變波及前列腺以及全身抵抗力下降等等,都可能是造成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之一,甚至病人的精神狀態也是影響癥狀輕重的一個因素.總之,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復雜,造成經久不愈的原因,很可能不同時期存在著不同的病因,或在同一時期存在一個以上的致病因素.癥狀:急性前列腺炎:發病急,有全身感染癥象或膿毒血癥表現,高熱,白細胞升高,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痛,會陰部和恥骨上疼痛,直腸脹滿,排便困難,偶因膀胱頸部水腫,痙攣可致排尿困難,甚至尿潴留.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病人癥狀表現相差很大,實驗室檢查結果與病人自覺癥狀可不完全一致,一些病人癥狀顯著,但前列腺觸診,前列腺液檢查可無特殊發現或改變輕微,而另一些病人前列腺液有大量膿細胞,前列腺質地變硬,卻可全無癥狀.因此,癥狀的輕重可能還和病人的精神因素有一定關系.常見的癥狀有:1.疼痛:后尿道可有燒灼感,蟻行感,會陰部,肛門部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腹股溝,恥骨上區,陰莖,睪丸等,偶可向腹部放射.2.泌尿系癥狀:炎癥累及尿道,病人可有輕度尿頻,尿急,尿痛,個別病人尚可出現終未血尿,清晨排尿之前或大便時尿道口可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排出.3,性功能障礙:可有性欲減退,陽萎,早泄,射精痛,遺精次數增多等,個別病人有血精或因輸精管道炎癥而使精子活動力減退,導致不育.4,神經衰弱癥狀:由于病人對本病缺乏正確理解或久治不愈,可有心情憂郁,乏力,失眠等.5.繼發癥狀:由于細菌毒素引起的變態反應,可出現結膜炎,虹膜炎,關節炎,神經炎等.
2016-02-26 11: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可用六味地黃丸合龍膽瀉肝片加減治療.
2016-02-25 22: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外治為非口服藥物的治療方法,常為中藥內服的輔助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 1、針刺療法 常用穴位有兩組。第一組有關元、膀胱俞、合谷穴;第二組為中極、腎俞、尺澤穴。兩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15分鐘左右,十次為一療程。針刺這些穴位有補腎利水、理氣活血之功效。治療時以中強度刺激,采用提插捻轉手法。針刺關元、中極穴時以患者陰莖頭或尿道口出現酸脹感為好。 2、灸法 對腎陽虛型選灸腎俞、三陰交等穴位;對中氣不足型選灸脾俞、腎俞、足三里、氣海等穴位;對氣滯淤阻型選灸血海、氣海、陽陵泉等穴位。每次灸20分鐘左右,或先針后灸,或針與灸隔日交替使用。 3、生姜灸 取新鮮生姜,稍切去兩側姜皮,放骶椎旁一厘米處,左右各兩塊,或放在曲骨、中極穴、放上艾絨灸三壯
2016-02-25 19: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