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顱綜合征是什么病,如何應對?
我的表哥在半個月之前得了一個病,好像叫做低顱綜合征,剛開始好像是發現自己經常頭痛,去縣醫院檢查,就查出顱內好像有積水,最后的診斷就是低顱綜合征,這病比較少見,很擔心表哥的病情。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低顱綜合征是一種較為少見的疾病,通常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腦脊液漏、脫水、低血壓等。患者可能出現頭痛、頭暈、惡心等癥狀。治療方法包括臥床休息、補充液體、藥物治療等。 1.病因:腦脊液漏是常見原因,可能因外傷、手術等導致;脫水使腦脊液生成減少;低血壓影響腦脊液循環;顱內感染破壞腦脊液循環通路;長期臥床也可能引發。 2.癥狀:頭痛多為體位性,站立時加重,平臥減輕;頭暈、惡心、耳鳴、視力模糊也較常見。 3.檢查:頭顱磁共振成像(MRI)可輔助診斷,腰椎穿刺測量顱內壓有助于明確。 4.治療:臥床休息,頭低腳高位;補充生理鹽水增加腦脊液量;使用咖啡因、地塞米松等藥物緩解癥狀。 5.預防:避免劇烈運動和頭部外傷,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腦脊液漏的疾病。 低顱綜合征雖然少見,但通過及時診斷和合理治療,多數患者癥狀可得到改善。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2025-02-04 23: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正常成人腦脊液側臥位時為0.59千帕~1.77千帕(60毫米汞柱~180毫米汞技),若腦脊液壓力低于0.59千帕(60毫米汞技)者,即為低顱內壓綜合征。顱內低壓最突出的癥狀是頭痛,頭痛多位于額部和枕部,有時波及全頭,或向項、肩、背及下肢放射,性質為鈍痛或搏動性痛。其頭痛與體位有明顯關系,當患者坐起或站立時頭痛劇烈,平臥或頭低腳高位則很快消失或明顯減輕,因此常被迫臥床不起。低顱壓頭痛主要是由于顱內壓力降低后,腦脊液的“液墊”作用減弱,腦組織下沉移位,使顱底的痛覺敏感結構和硬腦膜、動脈、靜脈、神經等受牽拉所致。此外低顱壓性頭痛還可伴有眩暈、惡心、嘔吐、視物模糊,嚴重者可出現意識障礙或精神障礙。檢查可發現頸部有不同程度的抵抗。
2016-02-26 13: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問題:低顱壓綜合癥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側臥位腰部蛛網膜下腔的腦脊液壓力在0.59kPa(60mmH2O)以下,以體位性頭痛為特征的臨床綜合癥。低顱壓綜合癥一般是由于腦體積的減少、臨床上此綜合癥并不太少見,分為癥狀性低顱壓和原發性低顱壓。頭痛劇烈,呈全頭痛或枕頸額顳持續性脹痛或無固定位置痛,可向項肩放射。坐起站立及活動時頭痛加劇,多在平臥或頭低腳高位時頭痛減輕或消失。常伴有惡心、嘔吐、耳鳴、畏光、眩暈、步態不穩等等癥狀。你好:根據您的描述以及結合臨床經驗:1、一般治療是應囑患者臥床休息,頭低足高位,床腳抬高20°~30°,多飲水,每天3000~4000ml,可適量加鹽,最好是生理鹽水。2、對于多發性損傷休克的患者應及時糾正低血壓休克,及時恢復灌注壓和腦血流量。
2016-02-26 11: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低顱綜合征需要及時治療,預防和治療方法:(1)嚴格掌握脫水劑、利尿劑的應用指征,最好應用顱內壓監護儀指導應用的時間和劑量,一旦有所好轉應及時減用和停用。(2)嚴格掌握腰穿指征。(3)對于多發性損傷休克的患者應及時糾正低血壓休克,及時恢復灌注壓和腦血流量。
2016-02-26 09: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低顱壓綜合癥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側臥位腰部蛛網膜下腔的腦脊液壓力在0.59kPa(60mmH2O)以下,以體位性頭痛為特征的臨床綜合癥。一旦明確診斷為低顱壓綜合征,第一步應尋找引起此征的病因,對于繼發性低顱壓綜合征患者治療才能有的放矢。對于不能明確病因的自發性低顱壓綜合征患者,應讓其采取平臥位,盡量減少起床直立活動的機會,靜脈滴注生理鹽水1000~1500ml/天,同時讓患者每天喝較多的鹽開水或鼓勵患者進食、咀嚼含鹽量較高的食物。一般通過2~5天的治療,患者會很快恢復。也有癥狀持續半月以上者,有少數人近期內反復發作。
2016-02-26 04: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