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天出生的孩子確診腦癱如何治療
我兒子出生50天就不好了,于2005年出生,那時候在鄭州醫院冶療之后,醫生只說走路的晚,說話也晚一點,直之現在也不說話甚至走路,最后確診腦癱,不知道怎么給他冶才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癱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方法包括康復訓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治療時需綜合考慮患兒的具體情況,如病情嚴重程度、身體機能等。 1.康復訓練:通過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等方法,幫助患兒改善運動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語言能力。物理治療可增強肌肉力量和改善關節活動度;作業治療能訓練手部精細動作和日常生活技能;言語治療則專注于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2.藥物治療:使用神經節苷脂、腦蛋白水解物、甲鈷胺等藥物,促進神經細胞修復和再生。但藥物治療效果因人而異,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手術治療:對于部分嚴重病例,如痙攣型腦癱,可考慮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等手術方式,以緩解肌肉痙攣,改善運動功能。 4.中醫治療:包括針灸、推拿等中醫療法,有助于調節氣血、疏通經絡。 5.家庭支持:家長要給予患兒足夠的關愛和耐心,積極配合治療,為患兒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腦癱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患兒、家長和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持續的康復訓練和綜合治療,有助于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和自理能力。
2025-02-05 22: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腦癱是因為出生前至出生后早期,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收到損害引起的以肢體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為主的綜合癥,是一種非進行性中樞神經損害,可伴有智力、聽力、視力、語言障礙。腦癱是一種殘疾,任何治療只能改善功能,而不能完全治愈。腦癱患者自確診之日起就應該系統的康復以及治療,腦癱患者的運動功能障礙不能達到100%的治愈,所以治療的原則是對癥治療,以改善患者的運動障礙恢復正常走路姿勢步態為主。常崇旺博士提出的完美他梯度療法分步驟重建患者的運動功能,第一步明確診斷評估,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第二步功能訓練,教會患者正確的使用肌肉力量,走路姿勢;第三步適合的年齡考慮進行手術,解決痙攣、徐動等問題,同時針對于出現畸形的患者進行矯形手術,調整因為長期不良姿勢引起的腿腳變形等;第四步針對術后的康復訓練,首先恢復肌肉力量,其次是功能重建;通過分步驟的進行治療不但縮短了腦癱患兒的康復周期,而且減少了因為腦癱導致的殘疾發生。是目前最為精準的腦癱治療方法。
2016-02-26 10: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腦癱一般越早治療效果就越好。一般表現出來的癥狀就是很少動,哭聲低弱,過分的安靜,比較容易被激怒,或者走路比較笨拙,不會坐不會爬,反映遲鈍智力低下等。脖子發軟飽不起來,劈腿象剪刀一樣,這些都是腦癱的發病癥狀。
2016-02-26 10: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治療腦癱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高壓氧治療,外科治療也就是手術矯正治療,治療小兒腦癱還可以通過康復訓練。雖然以上方法有效,但是建議最好采用物理加中醫的治療方法,長時間藥物治療容易讓孩子產生毒副作用,而手術治療則危險重重,孩子身體機能差,手術風險又高,得不償失。
2016-02-26 00: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治療和改善腦癱的方法:爭取患兒有合作:在患兒興致最高時教導患兒。例如在他餓的時候,可以教吃東西,最好結合游戲進行,因為這時候患兒和家長都快樂,早期如愛撫、喂養、摸鼻子、接吻等。或教唱歌、吹氣、做鬼臉、藏貓貓等
2016-02-25 21: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寶寶拇指內收一定是腦癱嗎? -
Q: 孩子被診斷為腦癱半年,該如何應對? -
Q: 患有腦癱能否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
Q: 孩子診斷腦癱半年了該如何應對? -
Q: 腦癱患者能否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
Q: 寶寶尖足不翻身偶爾看手會是腦癱嗎 -
Q: 腦癱患者膝蓋疼痛如何有效治療? -
Q: 腦癱能否預防及預防方法有哪些? -
Q: 腦癱能否不經治療自行康復? -
Q: 孩子腦癱且膝蓋發炎發燒應如何處理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