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幾率多大
請問醫生,患者因為昏迷被送院治療,經過檢查發現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情況比較嚴重,不知道蛛網膜下腔出血死亡的幾率有多大呢?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死亡幾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出血量、出血位置、患者基礎健康狀況、治療及時性以及并發癥等。 1.出血量:出血量越大,對腦組織的壓迫和損傷越嚴重,死亡風險越高。 2.出血位置:關鍵部位的出血可能影響重要神經功能,增加死亡可能性。 3.基礎健康狀況:若患者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身體耐受差,死亡風險增大。 4.治療及時性:及時有效的治療能降低死亡風險,反之則增加。 5.并發癥:如腦血管痙攣、腦積水等并發癥,會加重病情,提高死亡幾率。 總之,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死亡幾率因個體差異較大,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字。但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和預防并發癥,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
2025-02-05 02: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蛛網膜下腔出血情況比較嚴重,死亡率較高的;手術治療是根除病因、防止復發的有效方法。(1)動脈瘤:破裂動脈瘤最終手術治療常用動脈瘤頸夾閉術、動脈瘤切除術等。患者意識狀態與預后密切相關,臨床采用Hunt和Hess分級法對確定手術時機和判定預后有益。完全清醒(Hunt分數I、Ⅱ級)或輕度意識模糊(Ⅲ級)患者手術能改善臨床轉歸,昏睡(Ⅳ級)或昏迷(V級)患者似乎不能獲益。手術最適時機選擇仍有爭議,目前證據支持早期(出血后2天)手術,可縮短再出血風險期,并允許用擴容及升壓藥治療血管痙攣。未破裂動脈瘤治療應個體化,年輕的、有動脈瘤破裂家族史和低手術風險患者適宜手術,無癥狀性動脈瘤患者適合保守治療。血管內介入治療采用超選擇導管技術、可脫性球囊或鉑金微彈簧圈栓塞術治療動脈瘤。(2)動靜脈畸形:力爭全切除是最合理的,也可采用供血動脈結扎術、血管內介入栓塞或γ刀治療等。由于動靜脈畸形早期再出血風險遠低于動脈瘤,手術可擇期進行。
2016-02-26 17: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的成功幾率很大的,抗纖溶藥可抑制纖溶酶形成,推遲血塊溶解和防止再出血。常用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4~6g加于0.9%生理鹽水100ml靜脈滴注,15~30min內滴完,再以1g/h劑量靜滴12~24h;之后24g/d,持續3~7天,逐漸減量至8g/d,維持2~3周;腎功能障礙者慎用,副作用為深靜脈血栓形成。氨甲苯酸(止血芳酸)0.4g緩慢靜注,2次/d,或促凝血藥(立止血)、維生素K3等,但止血藥應用仍有爭論。高血壓伴癲癇發作可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常規推薦預防性應用抗癲癇藥如苯妥英(苯妥英鈉)300mg/d。
2016-02-26 08: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蛛網膜下腔出血成功幾率還是不小的,手術治療是根除病因、防止復發的有效方法。(1)動脈瘤:破裂動脈瘤最終手術治療常用動脈瘤頸夾閉術、動脈瘤切除術等?;颊咭庾R狀態與預后密切相關,臨床采用Hunt和Hess分級法對確定手術時機和判定預后有益。完全清醒(Hunt分數I、Ⅱ級)或輕度意識模糊(Ⅲ級)患者手術能改善臨床轉歸,昏睡(Ⅳ級)或昏迷(V級)患者似乎不能獲益。手術最適時機選擇仍有爭議,目前證據支持早期(出血后2天)手術,可縮短再出血風險期,并允許用擴容及升壓藥治療血管痙攣。未破裂動脈瘤治療應個體化,年輕的、有動脈瘤破裂家族史和低手術風險患者適宜手術,無癥狀性動脈瘤患者適合保守治療。血管內介入治療采用超選擇導管技術、可脫性球囊或鉑金微彈簧圈栓塞術治療動脈瘤。(2)動靜脈畸形:力爭全切除是最合理的,也可采用供血動脈結扎術、血管內介入栓塞或γ刀治療等。由于動靜脈畸形早期再出血風險遠低于動脈瘤,手術可擇期進行。
2016-02-26 04: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