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湛潔誼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小兒酮性低血糖癥的治療,包括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病因查找、定期監測、健康教育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9-12-01 20:27
1.飲食調整:保證孩子定時定量進食,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入。
2.藥物治療:可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胰高血糖素等。
3.病因查找:排查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疾病等。
4.定期監測:監測血糖、尿酮體等指標。
5.健康教育:讓家長了解疾病知識,做好日常護理。
小兒酮性低血糖癥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家長要積極配合醫生,幫助孩子控制病情。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是過敏,強直性脊柱炎的確診化驗血沉,抗0,HLA-B27,拍骶髂關節CT。建議純中藥追風舒筋療法治療,療效好,療程短,一人一方調理.沒有副作用。
2016-02-26 11:3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主要有下列六項指標:(1)骶髂關節炎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根據之一,正常的骶髂關節幾乎可以排除本病.骶髂關節的X線改變比脊柱的X線改變更早,這有利于早期診斷.骶髂關節炎的X線表現分三期.早期可見關節邊緣模糊,并稍致密,關節間隙加寬.中期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增生與腐蝕交錯,呈鋸齒狀,髂骨側骨致密帶增寬,最寬可達3cm.晚期可見關節間隙消失,骨致密帶消失,骨小梁通過,已呈骨性強直.(2)胸椎疼痛及強直.(3)下腰痛,強直已超過3個月,雖休息也不能緩解.(4)腰椎活動受限.(5)胸部擴展受限.(6)虹膜炎或其他繼發癥.以上6項指標中第1項再加一項即可確診.在后5項中有4項也可診."
2016-02-26 09:3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主要有下列六項指標:(1)骶髂關節炎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根據之一,正常的骶髂關節幾乎可以排除本病.骶髂關節的X線改變比脊柱的X線改變更早,這有利于早期診斷.骶髂關節炎的X線表現分三期.早期可見關節邊緣模糊,并稍致密,關節間隙加寬.中期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邊緣增生與腐蝕交錯,呈鋸齒狀,髂骨側骨致密帶增寬,最寬可達3cm.晚期可見關節間隙消失,骨致密帶消失,骨小梁通過,已呈骨性強直.(2)胸椎疼痛及強直.(3)下腰痛,強直已超過3個月,雖休息也不能緩解.(4)腰椎活動受限.(5)胸部擴展受限.(6)虹膜炎或其他繼發癥.以上6項指標中第1項再加一項即可確診.在后5項中有4項也可診.
2016-02-26 00: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強直性脊柱炎的X線檢查(1)骶髂關節改變:這是診斷本病的主要依據。可以這樣說,一張正常的骶髂關節X線片幾乎可以排除本病的診斷。早期骶髂關節的X線片改變比腰椎更具有特點,更容易識別。一般地說,骶髂關節可有三期改變。
2016-02-25 22: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1,化驗;血小板升高、貧血、血沉增快和C反應蛋白升高;2,骶髂關節CT:骶髂關節密度增高、關節間隙模糊、骨質輕度糜爛、明顯破壞及關節融合。3,X線:骶髂關節軟骨下骨緣模糊,骨質糜爛,關節間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關節融合。這是最主要的檢查。
2016-02-25 21: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強直性脊柱炎可以手術治療嗎? -
Q: 強直性脊椎炎有哪些典型癥狀? -
Q: 如何有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
Q: 如何有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
Q: 反應性關節炎與強直性脊柱炎有何區別? -
Q: 強直性脊柱炎是怎樣一種疾病? -
Q: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理表現有哪些? -
Q: 強直性脊柱炎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
Q: 強直性脊柱炎能否不進行藥物治療? -
Q: 強直性脊柱炎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