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平愛忠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右眼上下及面部到嘴角顫抖一年多,可能是面肌痙攣、神經功能紊亂、腦部病變、電解質失衡、精神心理因素等所致。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面肌痙攣:多由面神經受壓引起。可先嘗試藥物治療,如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加巴噴丁等,緩解癥狀。若藥物效果不佳,可考慮微血管減壓術。 2.神經功能紊亂:長期壓力、勞累等導致。需調整生活方式,保證充足睡眠,適度運動,必要時服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 3.腦部病變:如腦腫瘤、腦血管疾病等。需進行頭顱 CT、MRI 等檢查明確,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手術、放療或藥物治療。 4.電解質失衡:低鈣、低鉀等可能引發。需完善血電解質檢查,及時補充相應電解質。 5.精神心理因素:焦慮、緊張等可引起。可通過心理疏導,必要時服用抗焦慮藥物,如舍曲林、帕羅西汀等。 出現這種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有助于病情恢復。
2025-02-05 16: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肌痙攣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可選用苯妥英鈉,利眠寧,安定,魯米那等.并配合理療.輕癥患者經治療后癥狀可略有減輕.重癥者,藥物治療無效時,可采用面神經封閉式手術治療。傳統的藥物治療多采用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和安定等,其他藥物,如卡巴酚酊,非氨酯等,據報道對某些HFS有特效,但尚不足以推廣應用.
2016-02-26 09: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