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發燒白細胞低等,原因不明,怎么辦?
兒子7歲,10月21日發燒38.8度,驗指血白細胞為2.2,21日晚注射頭孢,22日-23日注射青霉素,24日-26日吃中藥,仍未退燒。發燒之前孩子3天未拉大便,以前孩子也常叫肚臍眼周圍疼或不舒服。27日驗指血白細胞為1.4,頸部、腋下淋巴有壓痛、腫大,回想之前孩子也有說過這些地方疼的,醫生遂轉入兒科血液科住院。期間驗血顯示肝功能不正常,脾大3.3,但未見異常回音(包括膽、腎等臟器);發現三個流感病毒;EB病毒檢驗成陰性。胸部骨髓穿刺檢驗“粒細胞缺乏原因”結果特征1.骨髓增生活躍,粒比紅=5.3:1,2.粒系統增生活躍,占50.75%,中性粒細胞除分葉核比例減低外,余各階段比例偏高或正常,形態無特殊3.紅系統增生減低,占9.5%,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偶見核畸形或多幼紅細胞,成熟紅細胞部分中心淡染區增大4.淋巴細胞占32.75%,其中幼淋占4.5%,POX染色:細胞呈陰性PAS染色:細胞呈陰性或顆粒狀陽性5.血小板散在、聚集均易見,巨核細胞易找到6.未見其他特異性細胞。27日-30日四天用尖峰(頭孢甲肟)消炎,還用了一些營養保肝類的藥,有維C、B1,肌苷針,阿莫拓蘭等,31日更換消炎用藥-安滅菌,當天傍晚孩子出汗,1號中午也出汗了。31日用地榆生白片。住院6天期間大便仍不通,3天用一次開塞露就拉了,住院第三天飲食精神漸好。現在體溫總是在晚7.8.9.10點鐘的時候38度左右,其余時間體溫是正常。請教專家體溫怎么回不到正常,到底何原因導致發燒,白細胞粒細胞這么低,還有擔心骨髓檢查中的“偶見核畸形”咋回事?醫生說最壞的一種可能就是白血病的前兆,還說如果粒細胞再查回不到正常值還要做髂骨骨髓組織活檢,對身體或大腦有傷害嗎?!問題補充:1.住院期間還做了一個頸部淋巴穿刺檢查,結論是淋巴結炎。頸部、腋、腹股溝都摸得到淋巴結大,只有頸部、腋部淋巴有壓痛。2.感覺用安滅菌好一些,今天體溫比前幾天低些,37度以下,體溫已經穩定到今天了,不過今天的血檢顯示肝功能還是不正常,轉氨酶60,住院前期為50,當時在手臂做了結核實驗,醫生診斷無結核。今天自己拉了大便,黑或黃色,較干。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孩子出現發燒、白細胞粒細胞低、淋巴結腫大、肝功能不正常等情況,可能與感染、免疫因素、血液系統疾病、藥物影響、其他潛在疾病有關。 1.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可引起發熱和白細胞變化,如流感病毒。需使用抗病毒(如奧司他韋)或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治療。 2.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導致白細胞降低和發熱,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常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 3.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需進一步檢查明確。治療可能包括輸血、使用促進造血藥物(如雄激素)。 4.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影響白細胞,如解熱鎮痛藥。需調整用藥。 5.其他潛在疾病:如惡性腫瘤,需全面排查。 孩子的病情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種檢查結果和臨床表現來明確診斷。家長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密切觀察孩子的癥狀變化,注意孩子的飲食和休息。
2025-02-05 02: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孩子病情比較復雜,建議去上級醫院就診,北京兒童醫院是全國的權威,可以去看看,
2016-02-26 07: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