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彥卿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脾胃濕熱的檢查方法主要有中醫四診、實驗室檢查等。包括舌象脈象觀察、血常規、胃鏡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8-11-23 11:12
1.中醫四診:通過望聞問切,觀察舌苔黃膩、脈象濡數等情況來判斷。
2.血常規:了解白細胞、紅細胞等指標,輔助判斷是否存在炎癥。
3.胃鏡:直觀查看胃黏膜狀態,有無炎癥、糜爛等。
4.幽門螺桿菌檢測:明確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5.大便常規:分析大便的性狀、有無潛血等。
綜合多種檢查結果,有助于準確診斷脾胃濕熱,并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脾胃濕熱是中醫的一個診斷.多由感濕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釀成濕熱,內蘊脾胃所致。癥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西醫認為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膽石癥、膽囊息肉等易表現脾胃濕熱表現。建議做血常規與肝功能與B超檢查肝膽脾.有胃病應做胄鏡檢查.
2016-02-26 11: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你的情況是脾胃濕熱,這個是你自己如此認為,還是經過中醫的檢查認定。因為脾胃濕熱本身就是中醫概念,因此,西醫沒有什么檢查是可以明確說明這個概念的,一般都是通過中醫望聞問切四診集合,最終判斷屬于這樣的癥候
2016-02-26 08: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清利濕熱通利關節的藥物有哪些? -
Q: 身體濕熱舌苔發黃應如何有效調理? -
Q: 為何人的身體會有濕熱和寒濕之分 -
Q: 濕熱體質是否會導致心臟肥大? -
Q: 身體有濕熱致上身和腦后常大汗如何處理? -
Q: 脾胃濕熱癥應如何應對? -
Q: 腎陰虛下焦濕熱能否用知柏地黃丸調理? -
Q: 陰囊奇癢伴有濕熱如何處理? -
Q: 如何有效改善濕熱體質? -
Q: 如何有效改善濕熱體質?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