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外周血培養染色體核型分析是一種重要的醫學檢測方法,包括采血、培養、制片、染色和分析等步驟,以檢測染色體的結構和數目異常。 1.采血:通常采集患者的外周靜脈血 2 - 3 毫升,放入抗凝管中。 2.培養:將血液樣本加入特定的培養基中,在適宜的溫度和環境下培養 72 小時左右,促進細胞生長和分裂。 3.制片:經過培養后,使用化學試劑處理細胞,使其停止分裂并固定在特定時期,然后將細胞均勻地涂抹在載玻片上。 4.染色:使用特定的染色劑對細胞進行染色,使染色體清晰可見。 5.分析: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體的形態、結構和數目,通過專業軟件進行圖像分析和比對,判斷是否存在異常。 外周血培養染色體核型分析對于診斷某些遺傳疾病、血液病等具有重要意義,整個過程需要嚴格的操作和專業的技術。
2025-02-05 19: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具體的做法:染色體是在顯微鏡下可見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出現的結構。因此,必須獲得染色體標本才能進行檢查分析,通常情況下,都是利用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核型分析。正常情況下,人體外周血淋巴細胞不再分裂,但植物血凝素(PHA)可刺激血中的淋巴細胞轉化成淋巴母細胞,使其恢復增殖能力。因此,可采取少量外周靜脈血,做短期培養,培養至72小時細胞進入增殖旺盛期,此時加入秋水仙素抑制細胞分裂,使細胞分裂停止在中期以獲得足夠量的分裂期細胞,經低滲、固定、制片、染色后鏡下觀察進行核型分析
2016-02-26 08: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是組成細胞核的基本物質,是基因的載體。染色體異常(chromosome abnormalities)也稱染色體發育不全(chromosome dysgenesis)。美籍華人蔣有興(1956)查明人類染色體為46條,Caspersson等(1970)首次發表人類染色體顯帶照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