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劉剛的護理診斷與計劃
病例分析:病人劉剛,67歲,因肺炎球菌性肺炎住院,查體:T39度,P92次/分鐘,R24次/分鐘.神志清楚,面色潮紅,口角皰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情緒煩躁,生活不能自理,醫囑給予抗生素靜脈輸液,根據上述字資料,請你針對病人存在的健康問題列出護理診斷.并依據其中一項護理診斷制定護理計劃,并以PIO格式進行護理記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劉剛存在體溫過高、清理呼吸道無效、皮膚完整性受損、焦慮、自理能力缺陷等健康問題。 1. 體溫過高:患者體溫 39 度,面色潮紅,與肺炎球菌感染導致的炎癥反應有關。應密切監測體溫,每 4 小時測量一次;給予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遵醫囑使用退燒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尼美舒利等。 2. 清理呼吸道無效: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與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粘稠有關。鼓勵患者多飲水,以稀釋痰液;協助患者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排出;給予霧化吸入,如氨溴索霧化液、沙丁胺醇霧化液等。 3. 皮膚完整性受損:口角皰疹,與病毒感染、高熱等有關。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局部涂抹抗病毒藥膏,如阿昔洛韋軟膏;加強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 4. 焦慮:情緒煩躁,與疾病不適、生活不能自理有關。關心患者,耐心傾聽其訴求;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增強其治療信心;提供舒適的環境,促進患者放松。 5. 自理能力缺陷:生活不能自理,與病情較重有關。協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如洗漱、進食等;做好基礎護理,預防并發癥。 通過對患者的護理診斷和針對性的護理計劃,旨在減輕患者的不適,促進病情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025-02-07 02: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護理措施:1.環境的調整保持病室環境舒適,空氣流通,適宜的溫濕度,盡量安靜,以減少氧氣的需要量,按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并觀察治療效果.2,氧療法氧療法有助于改善低氧血癥,氣促,發紺應給予供氧并評估治療效果和記錄.3.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和呼吸窘迫程度以幫助了解疾病的發展情況,抬高床頭30o-60”,以利于呼吸運動和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減輕疼痛及減少咳嗽;幫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排痰前協助轉換體位,可五指并攏,稍向內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輕拍背部,邊拍邊鼓勵患兒咳嗽.促使肺泡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借助重力和震動易于排出,并可實施吸入療法及體位引流使痰液變稀,易于咳出.4.發熱的護理發熱要采取相應的降溫措施.發熱可使機體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使機體缺氧加重,故應監測體溫5.營養及水分的補充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并要多飲水.蛋白質和熱量不足會影響疾病的恢復,攝入足夠的水分可保證呼吸道粘膜的濕潤與粘膜病變的修復,并增加纖毛運動能力,防止分泌物干結,以利痰液排出.
2016-02-27 15: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首先注意患者的營養,給與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其次,幫助患者盡量排痰,以促進痰液及菌體的排除;定時給患者翻身,預防褥瘡的形成;幫助患者肢體的肌肉的適度活動,預防肢體血栓的形成與肌肉的萎縮.
2016-02-27 12: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這是一個肺炎導致的高燒,給病人輸液吧:第一瓶:400萬青霉素兩支,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兩支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里.第二瓶:清開靈注射液兩支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里.第三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一日一次,一周為一個療程.
2016-02-27 09: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子杰 主治醫師
南寧市邕寧區中醫醫院
一級
內科
-
制定計劃(planning)是護理過程中的具體決策.護理計劃作為一種護理方案,為臨床實踐提供了科學依據,在其指導下才能保證護理工作有組織地進行.(一)護理診斷排序當患者出現多個護理診斷時需要對這些護理診斷(包括合作性問題)進行排序,確定解決問題的優先順序,以便根據問題的輕,重,緩,急安排工作.1,排序方法(1)首優問題(high-priorityproblem)是指會威脅患者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行動去解決的問題.如昏迷患者的“清理呼吸道無效”.(2)中優問題(medium-priorityproblem)是指雖不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但也能導致身體上的不健康或情緒上變化的問題.如“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活動無耐力”等.(3)次優問題(low-priorityproblem)是指與此次發病關系不大,不屬于此次發病的反應的問題.這些問題并非不重要,而是指在安排護理工作時可以稍后考慮.2,護理診斷排序原則:(1)優先解決危及患者生命的問題•首優問題•中優問題•次優問題(2)先低后高,適當調整(3)與整體計劃不沖突時,優先解決患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4)潛在性問題,根據性質決定序列(二)確定預期目標1,目標的定義目標是期望護理對象在接受護理照顧后健康狀態或行為的改變.2,護理目標的陳述方式陳訴公式:主語+謂語+行為標準+時間,條件狀語①主語因為目標是期望護理對象所發生的改變,因此目標的主語應是護理對象或其任何一部分,在陳述中有時可以省略.②謂語即行為動詞,指護理對象將要完成的動作.③行為標準即行動所要達到的程度.④條件狀語是指主語在完成某行為時所處的條件狀況.條件狀語不一定在每個目標中都出現.⑤評價時間是指患者應在何時達到目標中陳述的結果,即何時對目標進行評價,這一成分的重要性在于限定了評價時間,可以督促護士盡心盡力地幫助患者盡快達到目標.例1:8h內能自行排尿200ml(時間)(條件)(謂語)(行為標準)例2:二周內能借助拐杖行走,2次/日,30min/次(時間)(條件)(謂語)(行為標準)3,目標的種類分類(1)短期目標:一周內可解決舉例:三天內能自行在病房內走動(2)長期目標:解決至少一周以上舉例:臥床期間無褥瘡發生4,制定目標應注意的問題(1)目標主語是患者而不是護士.(2)應具有明確的針對性.(3)一個目標中只能出現一個行為動詞.(4)必須準確,清晰,具體,可測量.(5)必須切實可行,是護理工作范疇內.(6)目標應在患者能力可及的范圍內.(7)讓患者參與目標的制定,使其明確自己在恢復健康中的責任.(8)關于潛在并發癥的目標護士的任務是能及時發現并積極配合處理,而不是“住院期間不發生并發生癥”.5,制定目標練習1)一周后情緒穩定一周內恐懼感消失,能平靜獨處,配合護理2)一周內使患者呼吸改善一周內咳痰停止,呼吸平穩,20次/分3)三日內體重增加1kg
2016-02-27 04: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