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女兒腭裂術后兩月,發音情況如何改善
我女兒1歲半了,剛做過腭裂手術兩個月,她發媽媽奶奶的音沒問題,別的不太回說,估計問題大么,現在應該怎樣注意發音.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歲半的孩子腭裂手術后兩個月,在發音方面,需要從孩子的語言發育階段、手術恢復情況、后續訓練、家庭引導及耐心等待等方面綜合考慮。 1.語言發育階段:1歲半的孩子語言能力尚在發展中,腭裂手術雖改善了生理結構,但語言學習仍需時間。 2.手術恢復情況:術后兩個月,創口可能還在進一步恢復,對發音有一定影響,需觀察恢復程度。 3.后續訓練:可考慮專業的語言康復訓練,幫助孩子正確發音。 4.家庭引導: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清晰、緩慢地說話,給孩子良好的語言示范。 5.耐心等待:孩子的恢復和成長有個體差異,要給予足夠的耐心和鼓勵。 總之,孩子在腭裂手術后的發音改善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家長不必過于焦慮,積極配合醫生的建議,持續關注孩子的進展,相信孩子會逐漸擁有清晰的發音。
2025-02-06 23: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唇腭裂是由于胚胎在母體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到某些不良因素的影響產生的,這些因素歸納起來為二種,一為遺傳因素,二為環境因素.遺傳因素也就是基因遺傳,我們在臨床上經常能發現唇腭裂嬰兒中,在其直系或旁系親屬中,也有類似的畸形,這是由于某個基因的突變造成的.環境因素指的是胚胎生長發育的環境.母體是胚胎生長發育的溫床,如果母體受到外界的干擾,就會影響胚胎發育,比如,孕婦在懷孕期間嘔吐或偏食會影響營養的攝入,造成維生素A,B及鈣,磷,鐵,葉酸等缺乏;再比如孕婦妊娠時患病,特別是胚胎在第7周~第12周形成期間,患上了風疹,病毒性流感等,服用了一些藥物,如可的松,苯海拉明,樸爾敏或某些安眠藥,或接受了放射性物質,如同位素等,這些因素可能會使胚胎細胞發生突變,導致發生唇腭裂.雖然這時腭部的裂隙已補好,但可能患兒的發音還帶有濃重的鼻音,術后半年之內應檢查患兒的發音狀況,并早期進行語音訓練,若發音仍未明顯改善,到4~5歲左右可考慮作二次咽成形術.另唇腭裂患兒往往伴有牙齒不齊的情況,可進行牙齒的正畸治療.對于嚴重唇腭裂患者,9~11歲是進行牙床裂植骨修復的理想年齡.另外,由于手術很難一次性滿意地矯治所存在的鼻唇和頜骨繼發畸形,應在患兒生長發育完成后(男性17-18歲,女性15歲)進行二次整復手術.唇腭裂的治療過程貫穿整個生長發育期,需要患兒家長與醫生的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2016-02-27 12: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在手術后,為改善發音,患兒應在醫師的指導下作語音訓練,以期形成正確的發音.通過吹氣球,吸吮奶嘴或按摩肌肉訓練頰,舌的功能.因唇腭裂患者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應盡可能要周期性地對患者及其家庭進行社會心理評估.一般由具有唇腭裂心理知識的外科醫生或護士承擔.評估時填寫《華西口腔醫院唇腭裂患者心理量表》,以識別每個患兒的認知發育,自我評價,人格發育,人際關系,社會心理發育等問題.當發現患兒有如上問題時,應讓其接受專業的發育/認知評估,指導,咨詢或其他必要的幫助. 當患兒長大后,對他們提供唇腭裂畸形的知識,允許和鼓勵他們成為治療計劃中積極的參與者.告知患兒的監護者應該留意孩子們對于治療討論的理解情況,應努力讓孩子盡可能多地知道治療計劃.
2016-02-27 09: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