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經常便秘且帶血,即便注意飲水和飲食仍無改善,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不良排便習慣、腸道疾病、精神心理因素、藥物副作用、年齡增長等。 1.不良排便習慣:長期抑制便意,不定時排便,會使直腸對糞便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引起便秘。 2.腸道疾病:如結腸炎、腸道息肉、腸癌等,會影響腸道正常功能,導致便秘和便血。 3.精神心理因素:長期焦慮、緊張、壓力大,可能會影響腸道蠕動,引發便秘。 4.藥物副作用:某些降壓藥、抗抑郁藥等可能導致腸道蠕動減緩,引起便秘。 5.年齡增長:老年人腸道蠕動功能減弱,肌肉收縮力下降,容易出現便秘。 總之,經常便秘且帶血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存在,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腸鏡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如乳果糖、聚乙二醇、開塞露等),必要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2025-02-06 05: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脾胃實熱等原因可以造成便秘。你的帶血現象有可能是痔瘡等因素造成的,最好到醫院檢查清楚!首先應該少吃辛辣刺激食品,油炸,燒烤,煙熏等食品。多喝水,吃些水果!!介紹幾個較好的方法給你!!1·物理療法:揉腹的具體做法是:晚上躺在床上身體放松,右手掌心放在右下腹部,左手掌心放在右手背上,從下腹部按摩上提至右季肋部,推向左季肋部,再向下按摩到左下腹部即可。沿順時針方向反復按摩30~50遍,按摩時無需壓力過大,只需輕輕按摩即可。剛開始可能效果不大,只要堅持此法,10天后均可見效。堅持每天做一次,30天后可完全達到自行正常排便的效果。(特別提示:1.只能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切勿逆時針方向按摩。2.此法具有增加腹肌運動和腸蠕動功能,所以不宜在過分饑餓或飽餐的情況下進行。)(有時因為沒有時間運動所以,胃腸蠕動較差,通過按摩可以改善)2·飲食療法(1)每天早飯前服用幾顆(塊)洗凈的核桃仁,或閑時隨嚼,也可用豆漿一類滋補飲料沖服。(據資料介紹,核桃仁含有脂肪油、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鐵、胡蘿卜素、核黃素等成分,除了潤腸通便外,還有補腎固精、溫肺定喘之功能,可治療腎虛喘嗽,腰痛腳弱,陽痿遺精,小便頻數,大便燥結等,長期服用,療效更佳,且無副作用。)(2)喝些紫菜湯(多放香油,年輕女性服用不會發胖),用無花果泡水喝,也有一定療效!!(3)菠菜粥用料:鮮菠菜100克,粳米100克。制法:先將菠菜洗凈放滾水中燙半熟,取出切碎。粳米煮成粥后,放入菠菜,煮沸食用。1日2次。3·藥物療法(1)通便靈(復方蘆薈膠囊):瀉熱導滯,潤腸通便。用于熱結便秘,長期臥床便秘,一時性腹脹便秘,老年習慣性便秘。(2)麻仁滋脾丸:是在漢代醫圣張仲景《傷寒論》麻子仁丸的基礎上增加了養血潤腸通便的當歸、下氣潤腸通便的郁李仁而成。原方主治腸胃燥熱,脾約便秘之證,以大便干結,小便頻數為主癥。可治療習慣性便秘、肛腸術后便燥等屬氣機升降失常兼腸道失潤者。現代研究,該方有緩解平滑肌痙攣,降壓,潤滑腸道的作用。(3)五仁潤腸丸:滋陰養血,潤腸通便,消食導滯。主要用于年老體弱、久病、產后、術后或熱病后陰液末復而致的大便干燥便秘、皖腹脹滿、食積不化。(4)替加色羅:對便秘型的腸易激綜合征有一定療效,特別宜于已經用過滲透性瀉藥和腸用纖維素仍無效的患者。
2016-02-27 21: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與身體本身強若有關;1.一般治療:包括飲食、鍛煉、改變不良習慣等方面。對于沒有器質性病變的一般人來說,食療是首選的,即在飲食中增加纖維食物,如麩糠、水果、蔬菜等;運動鍛煉對于常人的排便很有幫助,長期臥床的病人常有便秘致便嵌塞的情況;糾正生活中的緊張情緒,減緩工作節奏及糾正長期忍便等不良習慣,對某些便秘者也是至關重要的。2.藥物治療:盡管施用上述方法,但許多便秘者還需要用瀉藥來輔助排便。對一般便秘者偶用瀉藥是不會造成不良后果的,但長期使用瀉藥,有引起依賴的可能。瀉藥一般分為刺激性瀉劑(如大黃、番瀉葉、酚酞、蓖麻油),鹽性瀉劑(如硫酸鎂),滲透性瀉劑(如甘露醇),膨脹性瀉劑(如用麩皮、魔芋粉、瓊脂做的充腸劑),潤滑性瀉劑(如石蠟油)。根據便秘的輕重有針對性地選擇瀉劑十分重要。慢性便秘以膨脹性瀉劑為宜,僅在必要時選擇刺激性瀉劑,絕不可長期服用;急性便秘可選擇鹽類瀉劑、刺激性瀉劑及潤滑性瀉劑,但時間不要超過1周;對長期慢性便秘,特別是引起糞便嵌塞者,可使用灌腸的方法,灌腸液分鹽水和肥皂水兩種,而鹽水較肥皂水刺激性為小。
2016-02-27 19: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