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耳朵閉塞、頭痛頭暈等癥狀兩周未愈怎辦
咽痛,耳朵閉塞,頭痛(陣痛和持續都有),頭暈,無膿涕,無濃痰,體溫正常,最高也是37.2度(腋下)2周前發病,一共看了4次第一次:癥狀是頭痛,喉嚨痛,咳嗽的時候感覺喉嚨里震動厲害,鼻子塞,里面有水樣鼻涕,總是擤不完,去小區醫院看,醫生看了喉嚨,說充血了,扁桃體都還好,開了三針克林霉素,打了之后鼻子是不塞了,喉嚨不是那么痛了,但是咳嗽的時候喉嚨里還是震動厲害,而且癢痛,頭痛也沒消失第二次:去三甲醫院看,查血,淋巴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降低,醫生說是病毒性的上感,開了頭孢和更昔洛韋,注射后,出現了頭暈,耳朵閉塞的癥狀,回家休息了兩天不見好第三次:又去醫院,醫生又叫查血,結果這次是淋巴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降低,而且白細胞計數還超過了正常值,醫生說是病毒合并細菌感染,用了頭孢他啶(他說算是比較好的抗生素),注射了后,發現當日睡覺還出了點汗...癥狀還是沒消除第四次:因為耳朵閉塞,喉嚨老是一咳嗽里面震得嚇人,怕自己是中耳炎,去耳鼻喉科看,診斷的是一個專家,那位專家說,耳朵閉塞是因為咽鼓管受到炎癥侵擾,而咳嗽喉嚨里震動那可能是聲帶也發炎了,至于注射抗生素為什么好不了,是因為炎癥的位置可能比較深,所以藥物很難滲透,頭痛頭暈,有可能是鼻炎引起的,于是他給我開了青霉素+地塞米松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患者出現咽痛、耳朵閉塞、頭痛頭暈等癥狀兩周未愈,可能與感染未控制、炎癥位置較深、咽鼓管及聲帶受累、用藥不當、個體差異等有關。 1. 感染未控制:病毒或細菌感染可能較為頑固,常規藥物難以完全清除病原體。例如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等感染,有時需要調整用藥。 2. 炎癥位置較深:如咽部、鼻部的深層組織炎癥,藥物難以有效滲透,影響治療效果。 3. 咽鼓管及聲帶受累:咽鼓管炎癥可導致耳朵閉塞,聲帶發炎會使咳嗽時喉嚨震動明顯。 4. 用藥不當:之前的用藥可能未精準針對病原體,或患者對某些藥物不敏感。 5.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免疫系統和身體恢復能力不同,有些人可能恢復較慢。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進一步明確病因,調整治療方案。患者應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勞累和刺激性食物,遵醫囑治療。
2025-02-06 11: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毒性腦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腦實質而引起的原發性腦炎.該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故又稱散發性腦炎.引起腦炎常見的病毒有腸道病毒,單純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腦炎癥狀輕重不一,主要表現為神經精神方面的異常.神經異常的表現多有發熱,頭痛,嘔吐,嗜睡,昏迷,驚厥等,重者則大腦,丘腦下部,底節,腦干,小腦和脊髓的癥狀都可能有異常表現.
2016-02-28 15: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根據您的上述描述,可以排除腦炎.高度懷疑上呼吸道感染.您好,您2周內看了4次醫生,換了4次藥,這是不可取的.不論是什么病,服藥后一兩天不可能很快就會治愈.藥物應用3天不見效才考慮換藥.我給您的藥方===地塞米松就不要用了,這是激素,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鑒于您的感染已經很長時間了,建議靜脈滴注,抗細菌治療==頭孢他啶,抗病毒治療==病毒唑.另外,加用口服藥對癥治療==甘草片或者止咳糖漿.注意休息,多喝水.祝早日康復
2016-02-28 13: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通過敘述,您的這些癥狀都存在聯系的.首先肯定的是病毒性感冒,咽痛,耳朵閉塞,頭痛咳嗽,頭暈,這些,都可以由它引起.之所以用藥不好,存在這樣的情況,一是病毒性感冒的病程一般是3到7天的,所以它的這些癥狀,也是因人而異。
2016-02-28 11: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通過敘述,您的這些癥狀都存在聯系的.首先肯定的是病毒性感冒,咽痛,耳朵閉塞,頭痛咳嗽,頭暈,這些,都可以由它引起.之所以用藥不好,存在這樣的情況,一是病毒性感冒的病程一般是3到7天的,所以它的這些癥狀,也是因人而異,有長有短,二是你咳嗽時感覺喉嚨里震動厲害,這點和你在耳鼻喉看醫生說的原因是一致,一方面是因為咳嗽聲音大,咽鼓管受到刺激,或者合并細菌感染,都可能使耳朵不舒服加重,三是鼻子塞,里面有水樣鼻涕,總是擤不完,可能合并了鼻炎或者鼻竇炎,這就可以引起頭痛,頭暈,加重.根據你的敘述,有腦炎存在的可能,可是我認為可能性很小.不要懷疑醫生的話,只是醫生給你講解時,可能用一些術語,或一些盡可能讓你明白的話.建議你不要每次都換醫生,沒次都換藥,因為每個醫生的用藥可能有區別,雖然是一種病,但也可能存在差異.認準一個醫生看病,會對自己有好處的.
2016-02-28 07: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