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面部凍傷后出現紅色,通常是由于低溫導致血管收縮、組織損傷等。處理方法包括復溫保暖、促進血液循環、預防感染、修復皮膚以及注意日常護理等。 1. 復溫保暖:盡快將面部轉移到溫暖的環境,用溫水(約 40℃)輕輕熱敷,但避免過熱燙傷。 2. 促進血液循環:輕輕按摩面部,促進血液流動,但動作要輕柔。 3. 預防感染:涂抹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等預防感染。 4. 修復皮膚: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有助于皮膚的修復。 5. 日常護理:保持面部清潔,避免再次受寒,外出時做好防護,可佩戴口罩、圍巾等。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妝品。 面部凍傷后出現紅色需要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2025-02-05 14: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凍傷? 凍傷(forst bite)是指人體在低溫或過于寒冷時,體溫調節障礙造成組織損傷所致的病變。由于寒冷作用下,局部組織凍結、融化后引起的損傷,屬冷損傷的一種。全身性冷損傷稱體溫過低,亦稱凍僵;局部性冷損傷又按其是否發生組織凍結,分為非凍結性冷損傷和凍結性冷損傷。非凍結性冷損傷包括凍瘡(chilblain)、戰壕足(trench foot)、浸漬足(im-mersion foot)等。因此低溫寒冷是凍傷的主要原因。此外,尚與下列因素有關:如風速高、濕冷空氣可加速熱量放散;若機體耐寒能力弱,加之疲勞、饑餓、防寒衣服不足,在溫度低、時間長情況下均易引起凍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