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心臟不好且支架和搭橋無法進行時,考慮心臟移植是一種選擇。但心臟移植的成功幾率和術后存活年限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患者的身體狀況、供體心臟的匹配度、術后的抗排異治療、生活方式以及定期復查等。 1. 患者身體狀況:若患者除心臟問題外,還存在其他嚴重疾病,如糖尿病控制不佳、嚴重的肺部疾病等,會增加手術風險和影響術后恢復。 2. 供體心臟匹配度:包括血型、組織相容性等,匹配度越高,術后排異反應可能越小,成功率和存活年限相對更有利。 3. 術后抗排異治療:需要長期嚴格遵醫囑服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他克莫司、嗎替麥考酚酯等,以預防排異反應。 4. 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勞累和感染,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 5. 定期復查:按時進行各項檢查,如心臟超聲、血液檢查等,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總之,心臟移植是一項復雜且具有風險的治療手段,成功幾率和存活年限因人而異。患者和家屬應與醫生充分溝通,權衡利弊,做出明智的決策。
2025-02-06 14: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