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個月寶寶肘關節脫臼復位后仍痛不敢抬正常嗎
我家寶寶十八個月了,不小心拉到他的右臂,到醫院醫生說肘關節脫臼了,醫生給他捏了一下,就說可以了,可是手還是有點痛,不敢抬,這屬于正常現象嗎?要不要再到醫院拍片子。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十八個月寶寶肘關節脫臼復位后仍有疼痛不敢抬,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存在其他問題。比如復位不完全、軟組織損傷、心理因素、關節炎癥、習慣性脫位等。 1. 復位不完全:有時醫生手法復位可能未完全到位,殘留輕度脫位,需進一步檢查確認。 2. 軟組織損傷:脫位過程中可能造成周圍韌帶、肌肉等軟組織損傷,引起疼痛和活動受限。 3. 心理因素:寶寶受到驚嚇,對受傷仍有恐懼,不敢活動手臂。 4. 關節炎癥:脫位可能引發局部炎癥反應,導致疼痛和活動障礙。 5. 習慣性脫位:如果寶寶之前有過脫位經歷,容易形成習慣性脫位,復位后也可能恢復較慢。 總之,寶寶肘關節脫臼復位后仍疼痛不敢抬,需要密切觀察。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醫院復診,通過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2025-02-05 18: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根據你的描述,孩子的情況已經明確為橈骨小頭半脫位的癥狀。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一般進行手法復位后就可以了,不需要固定,但是如果復位后孩子依然不能抬起手,建議最好去拍過平片檢查,這樣比較合適!
2016-02-28 16: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關節活動范圍較大,但韌帶松弛,關節囊比較柔韌且富有彈性,牽拉負重后易引起脫位。如小兒突然跌倒,家長牽著孩子的一只手向上提起來,結果使關節脫臼;外出散步時,突然有輛車從拐角開出來,驚慌的媽媽會吃驚地猛拉孩子的胳膊,引起脫臼;做母親的用手拉睡懶覺而不想起床孩子的一只胳膊時,也會發生脫臼。肩脫臼的孩子往往會叫“痛”,被拉的胳膊垂掛著,完全不能動彈,一碰就痛。肘關節脫臼時,孩子會大聲哭鬧,不讓人觸摸他的肘部,不敢抬臂上舉。確定脫位后,立即將脫位的肢體用三角巾適當的固定后送往醫院。一般需在麻醉下復位,因此在受傷后禁止進食,以免麻醉時引起嘔吐。肩關節脫位和肘關節脫位復位后應在屈肘位用三角巾懸吊或石膏固定3周后,開始練習肩部和肘部伸屈活動。橈骨小頭半脫位復位后不需固定,但很易復發,即使是多次脫臼,也很容易治好,因而,最終父母也能學會治療了。橈骨小頭半脫位復們作法是:用一只手的拇指壓迫在向外凸出的橈骨小頭上,同時另一只手握住小兒手腕,將前臂向外側旋轉,并慢慢屈曲肘關節,如果關節處發生較輕微彈響聲,說明橈骨小頭已復位,小兒馬上就可用受傷的手去拿東西。曾經有過脫臼的孩子,以后一不小心容易再次脫臼,因此,成人一定要避免用力或過猛的牽拉小兒的肢體。給孩子穿衣服時,成人動作要輕,要順著孩子,不要生拉硬拖;牽孩子的手走路或上下臺階時,不能像提東西那樣提起小兒的手臂;平時也不能拉著孩子的手臂把他提起來玩。
2016-02-28 15: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幼兒的關節發育尚不完善,并且關節囊比較松,外力作用下易導致關節脫臼,常見的肘關節脫臼是橈骨小頭半脫位。這種情況一般手法復位后,可存在些疼痛的感覺,但是可以正常自如的活動,不敢抬胳膊不是正常現象,建議復查一下,以免延誤治療;復位后注意避免用力拉胳膊,以免再次造成脫臼。
2016-02-28 11: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從你的敘述來看,寶寶屬于橈骨小頭半脫位,使用手法復位就可以了。寶寶手還是有點痛,不敢抬(但是能抬)屬于正常現象。如果需要查看復位情況可以通過透視或拍片觀察。也可以口服中華跌打丸。1-2天后疼痛會消失的。
2016-02-28 09: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