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歲少年手部皮膚長期干燥裂口怎回事
專家您好!我的兒子從小手上的皮膚就不好,,經常好象是沒有表皮,干燥,裂小口,看過醫生沒有發現異常,抹了叫靚膚膏的藥好一點,后來沒再注意,一直時好時壞,有幾天出汗,接著幾天又特別干燥,手心發熱裂口子,孩子現在已經16歲了,這種煩惱伴隨他十幾年了,因為上學也沒到醫院再查過,不知道這是什么毛病?應該做什么檢查?怎么治療?在哪個醫院能有效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6 歲少年手部皮膚長期干燥裂口,可能與皮膚缺水、維生素缺乏、真菌感染、濕疹、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關。 1. 皮膚缺水:環境干燥、手部頻繁接觸水等,導致皮膚水分流失過多。可通過使用保濕護膚品改善。 2. 維生素缺乏:如維生素 A、E 等缺乏,影響皮膚正常代謝。適當補充富含此類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卜、堅果。 3. 真菌感染:常見的有手癬,會引起皮膚干裂。需使用抗真菌藥物,如克霉唑、酮康唑、特比萘芬。 4. 濕疹:病因復雜,可能與遺傳、免疫等有關。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 5.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綜合征,也會有皮膚干燥癥狀。需進一步檢查確診,治療多采用免疫調節藥物。 總之,孩子手部皮膚的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手部護理,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
2025-02-05 22: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手汗多是植物神經失調,這個也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建議你吃些谷維素和維生素B1,嚴重的可配合654–2片同用。還要注意不吃辛辣,注意不要心情急躁。特別嚴重時可考慮明礬溶液泡手的治療方法。
2016-02-29 09: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出汗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現象:外界溫度太高會全身出汗;精神緊張或痛覺刺激時會手心、腳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會臉上冒汗;不過,除了這三類情況,其他不該出汗的時候有汗或出汗過多都應該引起重視。中醫認為,正常的出汗,可以調節體溫,排除體內的廢物,調節人體陰陽的平衡。而當人體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時則會出現異常的出汗,所以,中醫常常根據出汗的時間、部位、多少和特點來判斷身體的狀況。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壓、充血性心衰、偏癱脊柱外傷、腫瘤、結核等都會導致異常出汗,并伴隨明顯的相應癥狀。這種情況下,必須及時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況就能解決。當然,更多的情況是沒有明顯疾病癥狀的異常出汗,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按出汗時間分:一種是白天出汗過多。無論冬夏,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或腔骨,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還可通過動作舒緩、動靜結合的運動增強體質,如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另一種是晚上出汗。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為"盜汗"。這些人常有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發紅發熱、口咽干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按出汗部位分:一為頭汗過多,若暴飲暴食后出現頭面部多汗,同時覺得上腹脹滿、口渴、不想吃飯,多為積食,可通過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緩解,也可吃點消化藥;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是脾胃有濕熱的表現,應注意清淡飲食。孩子睡眠時出現輕微頭汗屬正常現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實、煩躁不安、易驚嚇、頭發稀少等表現,要及時診治。此外,老人和產后身體虛弱的女性,也會有頭汗過多的情況,多屬于氣虛。二為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腳心熱、口咽干燥等,多屬于陰虛有熱;若手足心多汗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多屬于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可服用通便藥;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隨口干、牙齦腫痛等,多屬于胃熱,可服用清胃熱的中藥,如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等。三為心窩、胸口多汗,多見于一些腦力工作者,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夢的表現,屬于思慮過度,導致心脾虛,可通過適當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緩解壓力,調節心身。按氣味辨別:正常的汗沒有明顯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與熱證或濕熱證有關,屬肝熱,這種情況可通過清淡飲食,或用中藥菊花、茵陳等泡水飲用;若腥臭明顯,應找大夫診治。此外,若在夏季悶熱的環境中,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胸悶、惡心、心慌、四肢無力、耳鳴、注意力不集中,體溫升高的情況,一般屬于中暑先兆,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補充一些淡鹽水,短時間內可恢復正常,癥狀不能恢復或嚴重者,要及時就醫。除上述情況,還有一些出汗表現,如汗液顏色的改變,有黃汗、紅汗、黑汗等,這種情況需由醫生綜合判斷后診治。如果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或大汗、呼吸急促等,則預示著病情的兇險。總之,一旦異常出汗的情況嚴重或伴隨其他嚴重表現,應及時就診。
2016-02-29 01: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考慮是體虛腎虛引起的上述癥狀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治療觀察看看,避免勞累受風寒,必要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2016-02-28 22: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多汗癥的治療:1、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對有精神情緒因素者可選用谷維素、溴劑、地西伴等內服。2、抗膽堿能藥物如阿托品、顛茄、普魯本辛等內服,有暫時的效果,減少汗液分泌的劑量。3、局部外用收斂性藥物。10%戊二醛溶液、2%-4%甲醛溶液。腋部多汗者可外搽20%氯化鋁的乙醇溶液,連續7天掌跖多汗癥的患者還可用5%明礬溶液或復方硫酸銅溶液浸泡。4、電離子透入療法用自來水及直流電作電離子透入療法適用于手足多汗癥。
2016-02-28 16: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