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視出現黃斑,黃斑萎縮幾率及預防方法
黃斑萎縮我有遺傳性近視眼,在前兩年本來是想做手術的,可是爸媽怕會有副作用,沒同意,最近我的眼睛近視的越來越厲害了,屬于高度近視了,而且近視區還出現黃斑,據說黃斑很容易萎縮,幾率有多高?應該怎么預防啊?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高度近視患者出現黃斑后,黃斑萎縮的幾率因人而異,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近視度數、用眼習慣、遺傳因素、眼部基礎疾病及年齡等。 1.近視度數:高度近視度數越高,黃斑萎縮風險相對越大。超過 600 度的高度近視,眼球結構改變明顯,增加了黃斑病變的可能性。 2.用眼習慣:長期過度用眼、在昏暗環境中用眼、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等不良習慣,會加重眼部疲勞,增加黃斑萎縮風險。 3.遺傳因素:若家族中有黃斑病變相關遺傳病史,自身患病風險會升高。 4.眼部基礎疾病:如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等疾病,會影響黃斑區的正常功能,增加萎縮幾率。 5.年齡:隨著年齡增長,眼部機能衰退,黃斑也更易出現萎縮。 總之,高度近視患者應重視眼部健康,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一旦發現黃斑異常,及時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有助于預防黃斑萎縮的發生。
2025-02-06 17: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關于黃斑變性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可采用輔助療法:口服葡萄糖酸鋅每次50mg;抗氧化劑:口服維生素C和維生素E,激光治療:用激光所產生的熱能,摧毀黃斑區的異常新生血管.
2016-03-01 01: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黃斑變性 分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少年黃斑變性兩種: 一,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也稱老年黃斑變性(AMD) 本病大多發生于45歲以上,其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是當前中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至今為止,在現代醫學中仍未找到一種能阻止本病病程進展的確切有效的藥物療法. 黃斑變性的病理機制主要為黃斑區結構的衰老性改變.表現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對視細胞外界盤膜吞噬消化功能下降,使未被消化的盤膜殘余小體潴留于基底部細胞原槳中,并向細胞外排出,形成玻璃膜疣,因此繼發病理改變后,導致黃斑變性發生,總之主要與黃斑區長期慢性光損傷,脈絡膜血管硬化,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老化有關. 本病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萎縮型和滲出型兩種: 1,萎縮型—又稱干性或非滲出性 主要為脈絡膜毛細血管萎縮,玻璃膜增厚和視網膜色素上皮萎縮引起的黃斑區萎縮變性. 2,滲出型—又稱濕性或盤狀黃斑變性 主要為玻璃膜的破壞,脈絡膜血管侵入視網膜下構成脈絡膜新生血管,發生黃斑區視網膜色素上皮下或神經上皮下漿液性或出血性的盤狀脫離,最終成為機化瘢痕,據臨床觀察萎縮型也可轉變為滲出型. 診斷要點: (1)發病年齡在45歲以上,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雙眼先后發病,為老年人視力障礙的主要眼病之一. (2)中心視力緩慢下降,可有視物變形,眼前有注視性暗影,最終中心視力喪失.周邊視力存在. (3)眼底檢查: ①干性型:早期可見黃斑區色素紊亂,中心凹反光不清,有散在的玻璃疣.發病晚期,黃斑部可有金屬樣反光,視網膜色素上皮萎縮呈地圖狀,可見囊樣變性. ②濕性型:多有融合的邊界不清的玻璃疣,黃斑有暗黑色圖形,或不規則的病灶,隆起范圍可在1-3個PD,大量視網膜下出血,可進入玻璃體內,形成玻璃體出血晚期病變區呈灰白色瘢痕. (4)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呈現透見熒光時,表現視網膜色素上皮萎縮,色素沉著處可有遮蔽熒光,早期有花邊狀或網狀新生血管,后期有熒光素滲漏(濕性型). 二,少年黃斑變性(Stargarde)也稱先天性黃斑變性. 大多數在8-14歲開始發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眼病.發病原因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內脂質沉著有關,由于這類細胞的變性,致黃斑脈絡膜和視網膜萎縮. 診斷要點及臨床表現: (1)病變早期,眼底完全正常,但中心視力已有明顯下降,易被誤診為弱視或癔病.病變進展緩慢,但為對稱性進行性,往往在30歲左右呈現典型改變,中心視力下降至0.1或更低. (2)眼底檢查:在病人述中心視力下降時,往往黃斑病變不顯著,兩者不成比例;隨后黃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出現不均勻的色素點,呈灰色反光,最終黃斑變性,為脫離色素圓形區,有金箔樣反光.脈絡膜變白,血管變細,視盤色淡等. (3)在出現眼底改變之前,熒光血管造影可顯示黃斑區高熒光. (4)視電生理,EOG輕度降低,ERG顯示視錐功能逐漸喪失. 中醫對黃斑變性的認識及病因病機 黃斑變性的危害 黃斑變性是一種慢性眼病,它能引起中心視力的急劇下降,而中心視力是日常活動所必需的,如閱讀,看時間,識別面部特征和駕駛等.它是不可逆的中心視力的下降或喪失,很難再治愈.老年性黃斑變性多發生在45歲以上,年齡越大,發病率就越高.發病率有種族差異,白種人的發病率高于有色人種. 黃斑變性在中醫學里屬“視瞻昏渺”,“暴盲”范疇,過去由于條件與診斷技術的限制,對本病未能深入探討.近年來,許多眼科學者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臨床研究工作,對本病的中醫病因病機及各病變時期的辨證規律已有了較完整的認識. 黃斑變性的病因病機 黃斑病變當影響色素上皮及神經上皮引起脫離時,可使視力減退或視物變形可歸屬“視瞻昏渺”,當少量出血進入玻璃體引起混濁時,則又可屬“云霧移晴”.但如果大量積血進入玻璃體而引起視力驟降者,則可歸入“暴盲”之中. 本病主要因年老體弱,臟氣虛衰或先天稟負不足,脾腎兩虛以及肝郁火旺,痰濕化熱為發病的主要因素.脾主氣主運化,脾氣虛則運化不能,氣血津液化生不足,腎氣虛則鼓動無力.主水及藏精的功能失職導致水液或痰濕潴留.本病早期所表現的玻璃膜疣之病理產物多由此而生.痰濕郁久易化火灼傷血絡,又因肝主藏血,肝郁血氣不足,不能榮目,肝氣不調郁久生熱,化火傷絡,此外脾虛不能統血,亦可致血不循常道而溢于絡外,血瘀絡外而成瘀,痰瘀互結加重病情,致本病中后期出現痰濕,肝郁,血瘀,錯綜復雜的臨床表現使眼底反復性出現滲出,出血以及新生血管和瘢痕形成等病理表現,所以治療難度很大.黃斑變性的治療,我們在治療時主要強調以下三點: 一,預防為主,早期治療 老年黃斑變性,黃斑區玻璃疣是在本病病程的最早期階段,病變最輕,但它潛伏的危險性很大,此時最不可麻痹大意.少年黃斑變性的患者,早期中心視力有所下降,但眼底改變不明顯,此時應及時發現早期用藥,堅持治療.在任何疾病的過程中,病程最早期,病變最輕階段,都是最好的治療時機,有更多的機會阻止病程進展. 二,急重病例,標本共治,以緩病情. 當黃斑區出現血性色素上皮脫離,神經上皮脫離以及積血進入玻璃體,是病程急劇進展,視功能嚴重受損的征象,這種病例常反復發作,直至視力嚴重損傷或完全喪失.對于這種嚴重病例,必須全力積極治療,我們會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分別采取塞流止血,益氣通絡,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有漿液性滲出者,則健脾化痰,祛濕理氣.晚期出血吸收緩慢,化瘀行氣,軟堅散結,對于大量的瘢痕形成,兼以滋補肝腎,軟堅散結,對于早期視力下降輕者,黃斑色素紊亂改變為主,調補肝腎,益氣養血通絡. 三,中醫藥治療黃斑變性具有很大優勢 黃斑變性的治療,目前現代醫學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也常根據病程的階段,使用抗氧化劑,維生素類,止血劑,以及視神經營養藥或細胞激活制劑.對脈絡膜有新生血管的及早施行光凝術,以免病情惡化.此時,光凝可以封閉已經存在的新生血管,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所以以上的治療大多為對癥治療.由于中藥的獨特的藥理作用,對于慢性反復性的疾病,療效很好,對于保護視細胞,穩定和提高視力,對阻止病情的復發,瘢痕的修復,防止另眼病情發展.尤其對陳舊性出血及滲出的吸收,尤為專長.能夠整體調整人的機能,并且毒副作用極小,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爭取更多的機會運用中藥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016-02-29 12: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黃斑萎縮的問題應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使眼睛視力和視野不再變差,建議您到醫院眼科作進一步檢查,及時對癥治療,希望回答可以對您有幫助,祝早日康復!
2016-02-29 07: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