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狀結腸息肉隆起分葉狀等特征的性質如何?
乙狀結腸處一枚息肉隆起,分葉狀,表面粗糙充血明顯,覆少許膿白苔,基底部有蒂,蒂長,大小約1.2CMX1.5CM,這種情況是不是葉狀中的每個瘤都要檢驗?良性還是惡性?良性的話會癌變嗎?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現在在等病理結果想得到怎樣的幫助:這種情況良性還是惡性,良性的話會癌變嗎?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乙狀結腸處出現一枚息肉隆起,呈分葉狀,表面粗糙充血、覆膿白苔且有蒂,其性質需綜合多方面判斷,包括息肉形態、大小、病理特征、患者癥狀以及家族病史等。 1. 息肉形態:分葉狀、表面粗糙充血等表現提示可能存在惡變風險,但并非絕對。 2. 息肉大小:1.2CMX1.5CM 的大小相對較大,增加了惡變的可能性。 3. 病理特征:病理檢查是確定其性質的金標準,通過對細胞形態、組織結構的分析來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 4. 患者癥狀:如果患者出現腹痛、腹瀉、便血等癥狀,也會對判斷息肉性質有一定參考價值。 5. 家族病史:若家族中有結腸癌患者,那么該息肉惡變的概率可能相對升高。 綜上所述,僅從目前的描述難以確切判斷息肉的性質,需等待病理結果。一般來說,良性息肉如果不及時處理,也存在一定的癌變風險。但即使是惡性,早期發現并治療,預后通常較好。
2025-02-06 20: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乙狀結腸息肉指乙狀結腸黏膜表面向腸腔隆起病變。便后有鮮血或暗紅色血液染于大便之外,直腸息肉偶伴有息肉脫出。明確診斷后應及早采取內鏡下高頻電刀或其他手術方式切除息肉,防止癌變。
2016-02-29 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