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視神經萎縮是一種嚴重的眼部疾病,中醫治療視神經萎縮常使用多種藥物,如活血化瘀藥、滋補肝腎藥、益氣養血藥、清熱明目藥、通絡開竅藥等。 1.活血化瘀藥:丹參、赤芍、桃仁等,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環,促進視神經的營養供應。 2.滋補肝腎藥:熟地、山茱萸、枸杞子等,有助于滋養肝腎,緩解因肝腎不足導致的視神經萎縮。 3.益氣養血藥:黃芪、當歸、黨參等,可補充氣血,增強眼部組織的功能。 4.清熱明目藥:菊花、決明子、夏枯草等,能清除眼部熱毒,減輕炎癥對視神經的損害。 5.通絡開竅藥:麝香、石菖蒲、遠志等,有疏通經絡、開竅醒神的作用,利于視神經功能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中醫治療視神經萎縮需要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辨證論治,用藥也需在專業中醫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用藥。同時,患者還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用眼過度。
2025-02-07 22: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眼睛不僅是人體接受外界信息的器官,更重要的是人體臟腑的縮影。它具有"青、紅、黃、白、黑"五色,五色來源于五臟,五色隨年齡和臟腑變化而變化,它的色澤是臟腑功能的反映。視神經萎縮理論基礎是視神經乳頭出現淡白色、蒼白色、黃白色、瓷白色各種色澤變化。從中醫上,整體辯證認為本病的根源在于肝、脾、腎功能失調,但失明并不意味著視神經全部死亡,其它的部分視神經纖維是由于受到壓迫,缺乏營養而失去正常功能而處于休眠狀態。實踐證明,中醫治療,重在調節肝、脾、腎的功能,扶元啟萎、活血通絡,增加眼部的血液循環,有助于處于休眠狀態的視網膜細胞視神經纖維的復蘇與再生,逐步提高視力,擴大視野。
2016-03-01 08: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眼睛不僅是人體接受外界信息的器官,更重要的是人體臟腑的縮影。它具有"青、紅、黃、白、黑"五色,五色來源于五臟,五色隨年齡和臟腑變化而變化,它的色澤是臟腑功能的反映。視神經萎縮理論基礎是視神經乳頭出現淡白色、蒼白色、黃白色、瓷白色各種色澤變化。從中醫上,整體辯證認為本病的根源在于肝、脾、腎功能失調,但失明并不意味著視神經全部死亡,其它的部分視神經纖維是由于受到壓迫,缺乏營養而失去正常功能而處于休眠狀態。實踐證明,中醫治療,重在調節肝、脾、腎的功能,扶元啟萎、活血通絡,增加眼部的血液循環,有助于處于休眠狀態的視網膜細胞視神經纖維的復蘇與再生,逐步提高視力,擴大視野。
2016-03-01 04: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視神經萎縮不是一個疾病的名稱,而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其軸突發生病變,致使視神經全部變細的一種形成學改變,為病理學通用的名詞,一般發生于視網膜至外側膝狀體之間的神經節細胞軸突變性。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病損的最終結果。治療方法上,中醫以病因治療為首要的。一旦視神經萎縮,要使之痊愈幾乎不可能,但是其殘余的神經纖維恢復或維持其功能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應使患者充滿信心及堅持治療。由于各種藥物的應用未能采取嚴格的雙盲試驗(有時也不允許),因此很難說明何種藥物及方法一定有效。藥物中常用的包括神經營養藥物如維生素B1、B12、ATP及輔酶A等,血管擴張藥及活血化淤藥類如菸酸、地巴唑、維生素E等。通常可以選擇中醫藥治療效果稍微好些,對身體傷害不是很大,并且沒有其他的并發癥發生。
2016-02-29 19: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