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直腸炎反復,大便有時帶血怎么治
經檢查為潰瘍性直腸炎,大便有時帶血,請問如何有效治療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從發病至今有兩年時間了,經常發復發作。目前一般情況:大便次數正常,每天一次,偶爾復發病史:無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曾在醫院做過兩次腸鏡檢查,始終治療用藥,用過口服藥:柳氮黃吡啶片,保留灌腸過,效果不錯,現在服用蜂膠,效果也可以,但是有時反復輔助檢查:其它: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潰瘍性直腸炎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免疫、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心理調節等。 1.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美沙拉嗪、奧沙拉嗪、巴柳氮等氨基水楊酸制劑,能抑制腸道炎癥。若病情較重,可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氫化可的松等。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環孢素等對部分患者也有效。 2. 飲食調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保持飲食規律。 3. 心理調節: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緊張、焦慮,必要時可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4. 局部治療:可通過直腸栓劑或灌腸劑,如美沙拉嗪栓劑、康復新液灌腸等,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 5. 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腸鏡檢查,監測病情變化。 潰瘍性直腸炎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和情緒管理,以促進病情的緩解和康復。
2025-02-07 14: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以下簡稱潰結)屬于結腸炎的一種,但并非一般的結腸炎.將潰結當成一般結腸炎來治肯定無效,而且還會貽誤病情.潰結患者有明顯的五大癥狀,即血便,腹瀉,腹痛,消瘦,發熱.血便可以是黏液血便,鮮血便,膿血便,血多與大便混存.腹痛多在左下腹,也可全腹痛,一般不重.長期重癥病人可以消瘦.患者常有關節炎,皮膚病,肝炎,脂肪肝等. 潰結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自身免疫有關.通俗地講,就是自身的免疫系統失去了辨別“敵”“我”的能力,將自己正常的大腸黏膜當做入侵者,不停地“打擊”和“排斥”.其最終結果就是形成了慢性潰瘍且久治不愈.此外,環境因素(如細菌,病毒,某些食物,毒物等)以及遺傳背景,也在發病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直接原因. 對潰結的治療,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患者應有心理準備,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大致可分為一般治療和特殊治療.一般治療是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按輕重緩急來進行,包括恰當的止瀉治療,用注射鐵劑及補充葉酸來糾正貧血,發熱或白細胞增高時正確使用抗生素(甲硝唑,替硝唑及沙星類)等.重病人需要輸血或血漿.為使腸道得到休息,必要時可采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 臨床上的特殊治療首選柳氮磺胺吡啶(SASP),顧名思義,它是水楊酸(柳酸)與磺胺吡啶結合的藥物.它的有效成分是前者,后者作為載體.該藥能抑制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反應,價格便宜,但副作用較多,包括惡心,嘔吐,藥疹,白細胞減少,肝腎損害等.新開發的5-氨基水楊酸類(5-ASA),去掉了載體的不良反應,由于是控釋劑,因此能持續有效地發揮治療作用.其不同品牌的藥物包括艾迪莎,安薩柯,美沙拉嗪等.患者使用該類藥物控制病情后,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繼續維持治療. 此外,臨床上還使用一些特殊藥物來治療潰結,如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某些中藥治療潰結也有效.對于藥物的給藥方法需視病情,病變范圍而定,可以選擇口服,靜滴,灌腸,栓劑等.
2016-03-01 16: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這種疾病沒有特效藥,需要各種方法,中西藥物綜合治療.可根據病情口服,肌注或靜滴抗生素,以及灌腸,中藥等等綜合施治.進食要清淡,少渣,營養豐富,無刺激性的食物,并做到心情愉快,勞逸結合.
2016-03-01 14: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建議使用中藥灌腸,其療效較好。
2016-03-01 10: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本病為一病程經歷甚為特殊而又無特異治療的疾病。發作期,主要采取對癥治療,以糾正營養不良,提高血溶量,改善貧血,抑制合并癥,并積極鼓勵患者增強治病信心,堅持合理的治療。緩解期治則,力爭保持緩解狀態。減少發作次數、減輕發作程度和縮短發作期限。(1)休息:暴發型和急性發作期病人應臥床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熱退及腹瀉停止后再逐漸恢復活動。慢性持續性輕型患者不能完全緩解時,也可從事力所能及的適度活動。(2)飲食與營養:應飲用富有營養而易于消化的食物。發作期不要吃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及谷類,不可飲酒及食用過多的調味品。每天蛋白攝入量應達到2g/kg體重,總熱量為2500~3500kcal,少量多餐,持續3個月以上。嚴重腹瀉者可流質飲食。一般患者可進低渣飲食,不必限制飲食種類。病情惡化者應予禁食,易于口外營養療法。如靜脈高價營養療法,以補充蛋白質和熱卡,促進全胃腸休息,改善正氮平衡和臨床癥狀。腹瀉可致鈉、鉀、鈣等電解質丟失,每日可靜滴10%葡萄糖生理鹽水2000~3000ml,并補充鉀、鈣。急性發作性腹瀉,每天給予維生素A25000單位,維生素D1000單位,維生素B110mg,維生素B?25mg,泛酸鹽20mg和維生素C200mg。如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可口服維生素K。(3)解痙止痛:腹痛、腹瀉可能因腸痙攣引起,可用顛茄酊0.3~0.5ml,每日3~4次,或阿托品肌注,并可酌情選用其他抗膽堿藥物。可待因15~30mg與阿托品1mg合并皮下或肌注。必須注意在中毒性結腸擴張時,禁用解痙劑及鎮靜劑,以免加重病情,致中毒性結腸擴張癥。嚴重腹瀉者可短期慎用抗蠕動止瀉劑如易蒙停,禁用嗎啡類麻醉劑。(4)糾正貧血:可酌情給予輸入全血、血漿和水解蛋白等。病情活動期,尤大出血時,不可口服鐵劑,因不但不能立即奏效反而加劇腹瀉。
2016-03-01 00: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