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強迫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表現為反復出現的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對于反復想一件事且越想越不明白的情況,其原因可能包括心理因素、神經生物學因素、生活壓力、性格特質以及遺傳因素等。 1.心理因素:過度追求完美、強烈的責任感、對不確定性的難以忍受等心理特點,容易導致強迫癥。 2.神經生物學因素: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衡,如 5-羥色胺、多巴胺等,可能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引發強迫癥。 3.生活壓力:長期處于高壓力的生活環境,如工作緊張、人際關系復雜等,可能誘發強迫癥。 4.性格特質:內向、拘謹、刻板、固執等性格的人,相對更容易患上強迫癥。 5.遺傳因素:家族中有強迫癥患者,個體患病的風險可能增加。 總之,強迫癥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5-02-08 03: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強迫癥(OCD)屬于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并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沖動反反復復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沖動是來源于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沖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對于難治性的強迫癥患者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性采用改良電休克及經顱磁刺激
2016-03-01 09: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