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支氣管擴張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嚴重程度因人而異。病情的輕重取決于病變范圍、癥狀表現等。僅靠在醫院掛水往往難以完全治愈,還需綜合多種治療方法。 1. 病情評估:支氣管擴張的嚴重程度可通過癥狀(如咳嗽、咳痰量、咯血)、影像學檢查(胸部 CT 顯示的病變范圍和程度)等來判斷。 2. 治療方法:包括控制感染(如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祛痰(氨溴索、溴己新)、止血(垂體后葉素、酚妥拉明)等。 3. 生活調理:患者要戒煙,避免勞累和呼吸道感染,適當鍛煉增強體質。 4. 定期復查:定期進行胸部 CT 等檢查,監測病情變化。 5. 手術治療:對于反復大咯血、病變局限且內科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總之,支氣管擴張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患者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注意生活中的調養,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5-02-07 22: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我也是個支氣管擴張的患者,為了使我們能夠更好的交流,我建了個群18288288,歡迎大家分享經驗,共同戰勝病魔
2016-03-01 22: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支氣管擴張是由于支氣管及其周圍肺組織的慢性炎癥和支氣管阻塞使支氣管壁損傷、管腔擴張所引起的疾病,多見于兒童及青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多繼發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阻塞,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咳膿痰和反復咯血,病變的支氣管粘膜有潰瘍
2016-03-01 20: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支氣管擴張支氣管擴張是由于支氣管壁及其周圍肺組織的炎癥性破壞所造成。多因支氣管阻塞及其遠端發生感染,這兩者常互為因果。引起支氣管阻塞的原因有淋巴結腫大、異物、稠厚分泌物膿塊、腫瘤等。有先天性支氣管壁軟骨支持組織發育缺陷的病人,更易發生感染和支氣管擴張。解剖學上可將支氣管擴張分為圓柱狀和囊狀擴張兩種。前者病理改變較輕,后者管壁破壞多較嚴重。支氣管擴張多發生在周圍第三、四級支氣管分支,下葉較上葉多見。炎癥先損壞管壁纖毛柱狀上皮,繼而管壁彈力纖維、平滑肌、軟骨等。組織破壞后逐漸為纖維組織所替代,支氣管遂呈柱狀或囊狀擴大,成為感染分泌物瘀積的管柱或囊袋。有的支氣管還可因炎癥瘢痕及纖維化收縮而被閉塞,致肺不張。一般經過抗感染治療可使支氣管和肺部炎癥改善,但不能逆轉支氣管擴張的病理改變。故切除病肺組織是治療中度以上支氣管擴張的有效方法。臨床表現主要為咳痰、咯血,反復發作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病人排痰量較多,呈黃綠色膿性粘液,甚至有惡臭。體位改變,尤其是清晨起床時可能誘發劇烈咳嗽、咳痰,這可能是由于擴張支氣管內積存的膿液引流入近端氣道,引起刺激所致。有時痰中帶血或大量咯血。病程久者可能有貧血、營養不良或杵狀指(趾)。支氣管擴張的主要診斷方法是支氣管造影,明確擴張所在的部位、范圍和性狀。一般分柱狀、囊狀和混合型三類。治療1.手術適應證:一般情況較好,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均無異常者,可按下列情況選擇不同手術方式。(1)病變局限于一段、一葉或多段者,可作肺段或肺葉切除術。(2)病變若侵犯一側多葉甚至全肺,而對側肺的功能良好者,可作多葉甚至一側全肺切除術。(3)雙側病變,若一側肺的肺段或肺葉病變顯著,而另側病變輕微,估計痰或血主要來自病重的一側,可作單側肺段或肺葉切除術。(4)雙側病變,若病變范圍總肺容量不超過50,切除后不致嚴重影響呼吸功能者,可根據情況一期或分期作雙側手術。一般先進行病重的一側。分期間隔時間至少半年。(5)雙側病變范圍廣泛,一般不宜作手術治療。但若反復大咯血不止,積極內科治療無效,能明確出血部位,可考慮切除出血的病肺以搶救生命。2.手術禁忌證(1)一般情況差、心、肺、肝、腎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術者。(2)病變范圍廣泛,切除病肺后可能嚴重影響呼吸功能者。(3)合并肺氣腫、哮喘或肺原性心臟病者。3.術前準備(1)術前檢查:除按大手術常規檢查外,需作痰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以指導臨床用藥。支氣管造影必須為近期所作,以決定手術范圍和一期抑分期手術。但應待造影劑基本排凈后才能進行手術。為了觀察咯血來源,或明確有無腫瘤、異物等,必要時可考慮作支氣管鏡檢查。心肺功能檢查屬重要檢查項目。臨床上一般可按活動能力、登樓高度及運動使心跳加速后的恢復時間等粗略估計心功能,再結合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進行綜合分析。呼吸功能可作肺通氣功能,如肺活量、最大通氣量、時間肺活量、血液氣體分析等檢查,了解肺功能和組織供氧情況。(2)控制感染和減少痰量:為了防止術中、術后并發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應在術前應用有效抗生素。盡可能將痰量控制在50ml/d以下。指導病人行體位引流及作抗生素超聲霧化吸入,有利于提高排痰效果。咯血病人不宜作體位引流術。(3)支持療法:由于病人耗損很大,常有營養不良,故宜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糾正貧血。對慢性感染灶,最好給予清除,以防誘發呼吸道感染。4.術后處理:在完全蘇醒前和蘇醒后6~12小時應有專人護理。24~48小時內應細致觀察血壓、脈搏、呼吸。詳細記錄胸液引流量、尿量和體溫。特別注意胸膜腔引流管通暢情況、肺復張后的呼吸音和是否有缺氧現象。常規給予吸氧。頭24小時內,胸膜腔引流液量一般約為500ml左右。如見大量血性液體流出,每小時超過10ml時,應警惕胸內出血。幫助改變體位和咳嗽排痰。早期霧化吸入抗生素和溶纖維蛋白酶,有助于痰的液化咳出。呼吸道內有分泌物不能排出時,可插鼻導管吸痰,防止肺不張。采用各種排痰方法均無效時,必要時可用纖維支氣管鏡吸引,甚至作氣管切開吸痰。有嚴重呼吸功能不全時,可用呼吸機施行人工輔助呼吸。支氣管擴張手術切除后,療效多較滿意。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者約占90左右。術后有殘余癥狀者,多為殘留病變,或因術后殘腔處理不當,致剩留的肺葉或肺段支氣管發生扭曲,致支氣管擴張復發。在全身用藥的基礎上,可加用抗生素藥物局部治療。如用青霉素30萬單位稀釋在5~10ml生理鹽水中,先作4普羅卡因,或2的普羅卡因局部麻醉,隨后經鼻導管或環甲膜穿刺滴注抗生素至氣管內,按膿腫部位取適當體位靜臥1小時,每日1次。有條件時,可經纖支鏡在X線透視下,將細支氣管導管插入膿腔接近病灶的引流支氣管,直接注入抗生素藥液。體位引流有利于排痰,促進愈合,但對膿痰甚多,且體質虛弱的患者應作監護,以免大量膿痰涌出,無力咳出而致窒息。經積極內科治療而膿腔不能閉合的慢性肺膿腫,并有反復感染或大咯血的患者,需考慮作手術切除;對支氣管阻塞引流不暢的肺膿腫,尤應疑為癌腫阻塞,或有嚴重支氣管擴張伴大咯血者亦需作手術治療;對伴有膿胸、或支氣管胸膜瘺的患者,經抽膿液、沖洗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作肋間切開閉式引流。血播性肺膿腫,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另應結合血培養及細菌的藥物敏感度進行對敗血癥的有關治療。此外,還需積極處理肺外化膿性病灶。
2016-03-01 09: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