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非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疾病,一般不算嚴重。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精神心理因素、藥物刺激、自身免疫因素等。 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可破壞胃黏膜屏障,引發炎癥。若確診,常需使用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 2.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會刺激胃黏膜。需調整飲食,規律進食,清淡為主。 3.精神心理因素:長期焦慮、緊張、壓力大等,可影響胃部神經功能。應注意調節情緒,保持良好心態。 4.藥物刺激: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可能損傷胃黏膜。必要時需調整用藥。 5.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胃黏膜細胞。治療可能會用到免疫調節劑。 非萎縮性胃炎多數通過合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可以有效控制和緩解。但如果不重視,病情可能進展。患者應遵醫囑治療,定期復查,注意飲食和情緒調節。
2025-02-10 02: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根據您對自身情況的描述,非萎縮性胃炎主要是一種慢性胃粘膜淺表性炎癥,屬于慢性胃炎的一種,如果長期沒有接受治療是會導致出現身體的不適的。您的情況需要在醫生的幫助下采取藥物或是其他方面的一些治療,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生活中注意好的習慣的培養,規律飲食等,祝您早日恢復!
2016-03-02 15: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的情況是因脾胃濕熱所致,一般藥物難以根治,如果不及時正確治療,病情會逐步發展。西藥主要都是起到中和胃酸作用,暫時緩解癥狀,胃酸是消化液,被中和后會導致分泌的更多,胃酸中的稀鹽酸是強酸,腐蝕性很強,所以,長期服用西藥導致胃酸分泌過多,會造成胃粘膜的進一步損害,導致病情長期不愈,甚至越來越嚴重,長期不愈甚至癌變。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很多獨特的治療方法,建議你采用傳統中藥黑礬、黑棗、核桃仁、梔子、當歸、寸曲、麥芽、上甲、下甲、紅花、海南沉、鐵膽粉、蜂膠、蜂蜜、蜂蠟等配合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可以徹底根治。這些藥物配合使用可以徹底清除脾胃濕熱,增強胃腸功能,促進胃腸蠕動,快速修復胃腸粘膜,蕩滌胃腸濁氣,從而徹底根治不復發。
2016-03-02 11: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