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中醫治療
請問乙型肝炎的中醫治療怎么樣?通過西醫治療乙型肝炎好幾年了都沒好,請問在沈陽中醫治療乙型肝炎哪里好呢?通過西醫治療乙型肝炎好幾年了都沒好,請問在沈陽中醫治療乙型肝炎哪里好呢?請問乙型肝炎的中醫治療?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現在治療乙肝是沒有什么特效藥的。對于乙肝患者來說,選擇專業、科學、規范的治療方法是肝病康復的關鍵,同時選擇正規的肝病醫院,更是保障治療效果和個人安全的前提。傳統的乙肝治療方法只能抑制病毒的復制,并不能有效的清除肝細胞核心內部的病毒,這也是造成乙肝久治不愈的根源。而臨床上的最新治療方法已經誕生,并且完成了三期臨床驗證,效果非常不錯,患者可以進一步了解。
2016-03-02 12: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不管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如果血清轉氨酶ALT持續或反復升高,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的,都稱為慢性乙肝患者。雖然乙肝患者的肝臟內已經有比較嚴重的炎癥,但是也往往沒有癥狀,能吃能睡。當然,也有些人會出現反胃、惡心、厭食厭油、全身無力等癥狀。更嚴重的,會出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腹水等嚴重并發癥。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患者的區別,主要在于轉氨酶和肝組織學檢查結果。你的情況是大三陽,可能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也可能是乙肝患者,建議到醫院檢查確診為宜。
2016-03-02 11: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建議:乙型肝炎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對癥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只要有適應證,且條件允許,就應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乙肝患者除積極治療,注意休息外,還應配合飲食調養.合理的營養有利于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增強免疫功能,促進肝臟功能的恢復.要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纖維素,也有助于促進消化功能.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飲食(豆制品,雞肉,魚肉)。在沈陽中醫治療乙型肝炎建議去國營的中醫院為好。
2016-03-02 06: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雞骨草飲 [用料]雞骨草30克半枝蓮15克赤小豆30克瘦豬肉lOO克生姜10克大棗5枚 [制作] (1)將瘦豬肉洗凈,切成小塊.其他用料洗凈(生姜拍爛,赤小豆先浸泡1小時).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清熱祛濕,利膽退黃. [適應證]黃疸型乙肝屬于肝膽濕熱瘀結者.證見身目俱黃,其色鮮明,口苦咽干,小便短少,頭身困重,胸脘痞滿,舌苔黃膩,脈弦滑數. [按語]本方治證屬于濕熱瘀結于肝膽之陽黃證.治宜清熱解毒,祛濕化濁,利膽退黃.方中雞骨草為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的帶根全草,性味甘涼,擅于清熱利濕,解毒祛瘀,退黃疸,臨床使用表明單用本品煎服可治急性黃疸型肝炎;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性微寒味辛微苦,擅于清熱利濕,活血解毒,可用治濕熱黃疸;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有利濕解毒退黃之功.上藥合用,可加強祛濕化濁,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的作用.瘦豬肉,生姜,大棗配伍應用,起著調味和中,開胃進食的作用. [注意] (1)使用本方以身目俱黃,其色鮮明,舌苔黃膩,脈弦滑數屬于肝膽濕熱者為要點.陰黃者非本方所宜. (2)雞骨草的種子毒性大,使用時一定要除去豆英,以防中毒. (3)飲食以清淡為宜,忌辛辣炙膊肥甘及冰凍之品;戒煙酒;調情志. 參歸羊肉湯 [用料]黨參15克當歸10克枸杞子15克羊肉150克生姜10克大棗10枚 [制作] (1)將羊肉洗凈,斬成小塊.其余用料全部洗凈(生姜拍爛),備用.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2.5~3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健脾補肝. [適應證]慢性乙肝屬于肝脾兩虛者.證見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四肢倦怠,脅肋隱痛,腰膝酸軟,爪甲淡白無華,舌質淡,苔白薄,脈弦細而緩. [按語]本方治證多由于肝病日久及脾,致肝脾兩虛,氣血不足,四肢百骸失于榮養,故而出現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食欲減遲等證.治宜健脾補肝,益氣養血.方中黨參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的干燥根,性平味甘,功擅益氣生律養血,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有皂甙,微量生物堿,糖類,維生素B1,B2,多種人體必需無機元素和氨基酸等,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具有調節胃腸運動等作用,臨床使用表明本品有護肝作用.當歸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當歸的根,性溫味甘辛,為補血要藥,藥理研究證明本品對小鼠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并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和恢復肝臟某些功能的作用.拘把子性平味甘,功擅補肝腎,益精血,藥理研究表明其對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有保肝作用等.上藥配伍,共同起到健脾補肝,益氣養血之效 [注意] (1)使用本方以神疲倦怠,食欲減退,唇甲無華,脅肋隱痛,舌質淡,苔白薄,脈弦細而緩屬于肝脾兩虛,氣血不足者為要點.若神疲倦怠,納呆嘔惡,脅脹而痛,舌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屬于濕熱蘊結者,非本方所宜. (2)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屬于氣虛明顯者,可加用生北茂15克以助健脾益氣之力. (3)食欲減退甚至不思飲食者,可加用生麥芽30克以健胃消食,舒肝解郁. (4)大便溏瀉者,可加茯苓12克或淮山藥30克以健脾止瀉. (5)戒煙酒;節房事,勿過勞. 參麥地黃湯 [用料]太子參30克麥冬15克生地黃15克五味子10克瘦豬肉100克陳皮5克生姜10克大棗10枚 [制作] (1)將瘦豬肉洗凈,斬成小塊.其余用料洗凈(生姜拍爛),備用.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益氣養陰. [適應證]慢性乙肝屬于氣陰兩虛者.證見體倦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形體消瘦,咽干口渴,汗多,脅肋隱痛,或有心悸失眠,舌質干紅少苔,脈虛數. [按語]本方治證是由于肝病日久,氣陰兩傷,遂致神疲體倦,氣短汗多,咽干脈虛等癥.治宜益氣養陰生律之法.方中太子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兒參的塊根,性平味甘微苦,有補氣益陰生津之功;麥冬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麥冬的塊根,功擅養陰生津;生地黃性寒味甘微苦,雖為清熱涼血之品,但卻具有良好的養陰生津止渴之功,藥理研究表明地黃煎劑具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元減少作用;五味子為木蘭科多年生落葉本質藤本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實,性溫味甘酸,功擅益氣生津止渴,藥理研究及臨床使用表明本品能降低血清轉氨酶,對肝細胞有保護作用.以上幾味藥相配,共同起到益氣養陰生津止渴之功.余下幾味如瘦豬肉,陳皮,生姜,大棗,配合起來共奏養胃,和中,調味之功. [注意] (1)使用本方以體倦神疲,氣短,咽干,舌質于紅少苔,脈虛屬于氣陰兩虛者為要點.若有外邪未解,或暑病熱盛而氣陰未傷者,雖有體倦神疲,汗多口渴之癥,亦不宜應用本方. (2)若有大便干結者,可加玄參15克以滋陰潤燥通便. (3)飲食上忌辛辣及冰凍之品;戒煙酒. 垂盆金佛飲 [用料]垂盆草30克郁金10克佛手10克金錢草12克田螺50個生姜10克大棗10枚 [制作] (1)將田螺用清水靜養半天以去泥沙,捶碎螺殼,取出螺肉;其他用料洗凈(生姜拍爛),備用.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理氣止痛. [適應證]無黃疸型乙肝屬于肝膽濕熱者.證見脅痛口苦,胸悶納呆,惡心嘔吐,目赤耳脹,小便赤黃,舌紅苔黃稍膩,脈弦滑數. [按語]本方治證是由于濕熱蘊結于肝膽,肝絡失和,膽不疏泄,故脅痛口苦;濕熱中阻,升降失常,故而引發胸悶嘔惡.治宜清熱利濕,疏肝理氣止痛.方中垂盆草為景天科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垂盆草的全草,性涼味甘淡微酸,功擅利濕退黃,清熱解毒,藥理研究及臨床使用表明本品具有保肝作用和降低谷丙轉氨酶的作用,單用本品片劑口服可治急,慢性肝炎;金錢草為報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過路黃的全草,味甘淡性微寒,擅于利尿解毒,清肝膽之火;二藥相配,清熱利濕之力得以加強.而方中主證為脅痛,故又選用郁金,佛手疏肝理氣止痛;郁金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溫郁金,姜黃,廣西莪術或蓬莪術的塊根,性寒味苦辛,功擅行氣止痛,清熱利膽;佛手為蕓香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植物佛手的果實,性溫味辛微苦,功擅疏肝解郁,行氣止痛,并能理氣和中,燥濕化痰,二藥配伍,使疏肝理氣止痛之力得到加強.田螺清熱利濕,生姜,大棗相配,調藥開胃,使湯汁可口. [注意] (1)使用本方以脅痛口苦,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稍膩,脈弦滑數屬于肝膽濕熱者為要點.若脅肋隱隱作痛,咽干口渴,舌質紅少苔,脈弦細數屬于肝腎陰虛者,不宜用本方. (2)若無垂盆草,可以白花蛇舌草30克或蒲公英15克代之,取其清熱利濕解毒之功. (3)胸悶嘔惡明顯者,可加春砂仁6克. (4)食療期間,以清淡飲食為宜,忌辛辣炙膊肥甘及生冷冰凍之品.戒煙酒;調情志. 黃疸型乙肝I號方 [用料]茵陳15克車前草15克滑石20克紅棗10枚白蘿卜150克泥鰍150克生姜10克 [創作] (1)泥鰍去腮和內臟,洗凈;滑石用紗布包煎;其余用料洗凈(白蘿卜斬塊,生姜拍爛).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至泥鰍熟爛,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和胃化濁. [適應癥]急性黃疸型乙肝屬于濕熱俱盛者.證見身目俱黃,其色鮮明,身熱口渴,小便短少色黃,口干苦,頭身困重,胸脘痞滿,大便干,舌苔黃膩,脈弦滑數. [按語]本方治證多見于急性黃疸型乙肝患者.其病因皆緣于濕熱交蒸,熱不得外越,濕不得下泄,濕邪與瘀熱郁蒸于肌膚,故而出現一身面目俱黃,小便不利等.治宜清熱利濕為主,輔以理氣和胃化濁.方中茵陳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陳篙或濱蒿等的全草,味苦性微寒,功專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為治黃疸要藥.藥理研究表明:茵陳有顯著利膽作用,在增加膽汁分泌同時,也增加膽汁中固體物,膽酸和膽紅素的排泄量;并能解熱和降壓.可見,茵陳治療黃疸有其可靠的藥理基礎.車前草為車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全草,性寒味甘,擅于利尿滲濕,清熱解毒,和茵陳相配,其利尿滲濕清熱解毒之力增強.滑石為硅酸鹽類礦物滑石族滑石,味甘淡,性寒,善于清熱利水引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出.泥鰍補中氣,祛濕濁,白蘿卜下氣消濁,理氣和中.姜,棗合用調和脾胃,以恢復中焦脾胃的升清降濁的功能,脾胃健,則濕濁之邪自去. [注意] (1)使用本方以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沉數屬于肝膽濕熱者為要點.黃疸伴黃色晦暗,或如煙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質淡苔白膩,脈濡緩或沉遲屬陰黃者,非本方所宜. (2)滑石為粉狀藥,煎煮時宜用紗布寬松包煎,以免藥汁混濁難飲. (3)若為濕重熱輕,證見頭身困重,口淡不渴,胸脘痞滿,腹脹,舌苔厚膩或黃白膩,脈濡數,則用綿茵陳;若為熱重濕輕,證見口干苦,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弦數,則用土茵陳.因為綿茵陳祛濕之力大于清熱之力,而土茵陳清熱之功強于祛濕之功. (4)宜戒煙酒,飲食上以清淡為宜,忌辛辣炙膊肥甘及冷凍寒涼之品.情緒上應保持穩定,避免生氣發怒. 黃疸型乙肝Ⅱ號方 [用料]玉米須60克豬苔30克澤瀉10克生苡仁60克陳皮5克牛肉100克生姜10克大棗10枚 [制作] (1)將牛肉洗凈,切成小塊.其他用料洗凈(陳皮浸泡去白,生姜拍爛).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2—2.5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利濕化濁,佐以清熱. [適應癥]黃疸型乙肝屬于濕重熱輕者.證見身目俱黃,但黃色不甚鮮明,頭身困重,胸脘痞滿,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小便短少,大便溏垢,舌苔厚膩微黃,脈象弦滑或濡緩. [按語]本方治證屬于黃疸型乙肝之濕重熱輕型.濕遏熱壅,膽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膚,故身目色黃,又濕為陰邪,濕重熱輕,故其色不甚鮮明.濕困脾胃,健運失常,清陽不得發越,濁邪不得運化,致氣機升降失常,引發諸證.治宜祛濕化濁,利膽退黃,佐以清熱.方中玉米須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及柱頭,性平味甘,功擅利水消腫,利濕退黃.藥理研究表明玉米須有較強的利尿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降低其粘稠性及膽紅質含量.豬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的菌核,性平味甘淡,善于利水滲濕;澤瀉為澤瀉科多年生沼澤植物澤瀉的塊莖,性寒味甘談,功擅利水滲濕,泄熱;二藥助玉米須利濕清熱,利膽退黃之力.生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利水滲濕,兼能清熱健脾,以加強上藥利濕化濁以及清熱之力.又因本方治證為濕重熱輕型,濕為陰邪,其性粘滯,最易阻滯氣機,致中焦氣機不暢,升降失常,故方中又選用陳皮一味,該藥性溫味苦辛,善于理氣燥濕,醒脾和胃暢中,使氣行濕化,脾健胃和.姜,棗相配,調
2016-03-01 21: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