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高燒致腦癱,發育遲緩怎改善?
在寶寶一歲的時候,有一次發高燒了,晚上找不到藥,給耽誤了。后來就留下了后遺癥,得了腦癱。現在身體和智力都發育很慢,不會說話,生活也無法自理,我們很發愁,等孩子長大了還是不好該怎么辦。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寶寶因高燒延誤治療導致腦癱,出現身體和智力發育遲緩、無法說話及生活不能自理等情況。改善需綜合考慮康復訓練、藥物治療、營養支持、心理疏導及家庭護理等。 1.康復訓練:通過物理療法、作業療法、言語療法等,幫助寶寶提高運動能力、改善語言功能。 2.藥物治療:如神經節苷脂、腦蛋白水解物、甲鈷胺等,有助于促進神經修復和發育,但需遵醫囑。 3.營養支持:保證寶寶攝入均衡的營養,包括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以支持身體和大腦發育。 4.心理疏導:關注寶寶的心理狀態,給予關愛和鼓勵,增強其自信心。 5.家庭護理:家長要耐心陪伴,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按時協助寶寶進行康復訓練。 腦癱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只要堅持科學的治療和護理,寶寶的狀況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025-02-09 17: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癱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臨床上以姿勢與肌張力異常、肌無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失調等為特征,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等障礙和繼發性骨骼肌肉異常,并可有癲癇發作的可能。腦癱是一種頑固性神經系統疾病,根本病因在于腦組織、腦神經的受損、病變,而腦神經、腦組織的再生和重建是一項很難實現的工程,而神經組織重生療法的誕生,有力地破解了這一難題,給腦癱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契機。希望上面專家為我們介紹的內容,能夠對腦癱患者朋友們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打電話咨詢專家,最后祝患者朋友們早日康復起來。
2016-03-02 10: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癱為腦性癱瘓的簡稱,是指因多種原因(如感染、出血、外傷等)引起的腦實質損害,出現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而發展為癱瘓的疾病。嚴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癲癇、肢體抽搐及視覺、聽覺、語言功能障礙等表現。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養,或病后失調,致使精血不足,腦髓失充,五臟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養,形成虧損之證。腦為元神之府,導致智力低下,反應遲鈍,語言不清,咀嚼無力,時流涎水,四肢無力,手軟不能握持,足軟不能站立。或感受熱毒,損傷腦絡,后期耗氣傷陰,腦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養,導致本病。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是治療痙攣性腦癱的一種有效的方法。1978年由意大利一名外科醫生創立并很快在全世界推廣。因為大腦皮質的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后,不能控制下運動神經元的活動,某些神經纖維是造成肌張力增高的主要原因,因而作SPR手術就是運用現代電生理技術和顯微外科技術尋找出并切除這些神經纖維,令過分活躍的反射弧回復穩定,改善痙攣。成功率大約在50-80%。手術后還要進行康復訓練和肌力平衡協調訓練。該手術的適應癥是年齡5-7歲,單純性痙攣性腦癱,智力基本正常,肌張力3級以上,有一定的控制運動能力,同時沒有肌張力低下、手足徐動、共濟失調、肌肉攣縮等情況
2016-03-01 23: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