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面部疼痛類似三叉神經痛,核磁顯示腦膽脂瘤,可能涉及病因、癥狀、檢查、治療及預后等方面。包括腫瘤特性、神經受壓情況、治療選擇、可能的并發癥、康復注意事項等。 1.病因:腦膽脂瘤多為先天性,胚胎發育時上皮細胞異位所致。 2.癥狀:除面部疼痛,還可能有頭痛、癲癇、腦積水等。 3.檢查:除核磁,還可能需腦電圖、CT 等明確病情。 4.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如腫瘤全切困難,可行部分切除緩解癥狀。 5.預后:多數患者術后癥狀改善,但可能有復發風險,需定期復查。 6.康復:術后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持良好心態,遵醫囑進行康復訓練。 總之,腦膽脂瘤導致的面部疼痛需要綜合評估,選擇合適治療方案,并注重術后康復和復查。
2025-02-08 06: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橋小腦角膽脂瘤(cerebellopontilecholesteatoma)為來源于為異位的殘余上皮細胞形成的腫瘤.亦稱上皮樣瘤,上皮樣囊腫或珍珠瘤.腫瘤常呈結節狀,乳白色,表面光亮,囊壁薄,缺少供血.內部組織為碎蠟樣或干酪樣物質.腫瘤最多見于腦橋小腦角.[臨床表現]癥狀大多發展緩慢.自出現癥狀至就診時問長的可達數十年,平均5年左右首發癥狀為3叉神經痛者占2/3,少數以面肌抽搐,耳鳴耳聾,頭痛起病.晚期常表現為腦橋小腦角綜合征.檢查可有面部感覺退,面肌力弱,聽力減退,共濟失調及吞咽困難.1.腦脊液檢查:除壓力川增高外,腦脊液化驗人多正常2.頭顱X線平片:常表現有顱內壓增高征個別的有巖骨尖破壞〔內聽道多無改變3.CT平掃:顯示腦橋小腦角呈腦脊液或低1幾腦脊液密度影像一般注射造影劑后影像不增強.MRI信號強度示長T1,長T2.病變有經腦池延伸的特點.1.與原發性3叉神經痛的鑒別:原發性3叉神經痛患者發病率年齡較大,客觀檢查無異常體征.而腦橋小腦角膽脂瘤可有:①發病年齡相對較輕;②疼痛不典型,發作縮短時間較長;③有輕微的神經損害表現,同時3叉神經分布感覺減退,角膜反射減弱;④顱骨平片有巖骨影像改變;⑤CT,MRI可鑒別.2.與其他腦橋小腦角腫瘤(聽神經瘤,腦膜瘤)的鑒別:聽神經瘤癥狀常自聽神經開始.腦膜瘤則無.兩者腦橋小腦角的腦神經損害發生率高,腦脊液蛋自定量也均常增高,顱骨平片可見內耳道擴大或巖骨尖破壞〔而腦橋小腦角膽脂瘤有以下特點以資鑒別:①發病年齡相對較輕(40歲以下者占65.%)而病程較長;②表現為患側3叉神經痛或為綜合征,但聽力或前庭功能損害較輕微或無;③腦脊液蛋白含量大致正常;④顱骨平片內耳道形態正常;⑤CT,MRI特征表現.〔治療〕宜行手術切除腫瘤原則上應將1111,瘤囊壁完全切除,以防復發但囊壁常與神經血管及腦干等粘連緊密,難以分離切除術后主要并發癥為無菌性腦膜炎可能因瘤內容物含脂肪酸及膽固醉對腦組織有刺激性.,丁反復做腰椎穿刺放液或引流.術后一般恢復良好,行近全或囊內切除后病人也能于較長時間內正常生活,少數于數年以至一2十年后復發.
2016-03-02 19: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膽脂瘤又稱表皮樣囊腫,橋小腦郊區為最常見的好發部位,常以三叉神經痛起病,往往伴有耳鳴耳聾,表面面部感覺減退,聽力下降和共濟失調以及部分顱神經功能障礙.目前主要治療的措施為手術切除,具體手術入路決定于腫瘤的具體部位及手術者的喜好,常見的為乙狀竇后入路膽脂瘤切除術.腫瘤惡變者可行放射治療.膽脂瘤屬良性腫瘤,術后一般恢復良好,如腫瘤能大部切除,一般復發較晚,可延至數年至數十年.
2016-03-02 17: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