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毛囊炎與粉瘤在發病原因、癥狀表現、發展過程、治療方法和預后等方面存在區別。 1.發病原因:毛囊炎多由細菌感染毛囊引起,常見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粉瘤則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所形成。 2.癥狀表現:毛囊炎初起為紅色丘疹,逐漸演變成丘疹性膿皰,周圍有紅暈。粉瘤通常表現為一個突出于皮膚表面的腫物,質地較軟,有時在其頂端可見小黑頭。 3.發展過程:毛囊炎一般病程較短,經過適當治療可較快恢復。粉瘤發展緩慢,可能長期存在。 4.治療方法:毛囊炎主要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粉瘤通常需要手術切除。 5.預后:毛囊炎治愈后一般不留痕跡。粉瘤切除后,如果切除不完全,可能會復發。 總之,毛囊炎和粉瘤雖然都屬于皮膚問題,但在多個方面存在差異。如果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
2025-02-10 10: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毛囊炎主要是由于葡萄球菌感染發生化膿性炎癥,初起為紅色丘疹,逐漸演變成丘疹性膿皰,會有輕度的疼痛。在成人主要發生于多毛的部位,小孩子主要發生在頭部。不清潔、搔抓及機體抵抗力低下都可引起毛囊炎。脂腺囊腫俗稱“粉瘤”,皮脂腺導管阻塞后,腺體內因皮脂腺聚積而形成囊腫。這是最為多見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尤其好發于生長發育旺的青年人,常發生在頭皮和面部。
2016-03-03 00: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