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要讓身體呈堿性,可從飲食、運動、作息、飲水和情緒等方面著手。飲食上多攝入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適量運動,促進新陳代謝;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足量飲水,促進體內物質代謝;保持良好情緒,減少不良影響。 1.飲食: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水果如香蕉、蘋果等,含有鉀、鎂等堿性元素。 2.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游泳、瑜伽等,能增強體質,調節酸堿平衡。 3.作息:每天保證 7 - 8 小時的睡眠,有利于身體機能的恢復和酸堿平衡的維持。 4.飲水:每天飲用 1500 - 2000 毫升的水,促進代謝廢物排出,維持體內酸堿環境穩定。 5.情緒: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避免長期焦慮、緊張,以免影響內分泌,進而影響身體酸堿平衡。 總之,通過綜合調理生活方式,有助于使身體保持相對的堿性狀態,但需注意,人體的酸堿平衡有自身的調節機制,不應過度追求。
2025-02-10 02: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結合所述情況,建議如下人體內酸堿平衡是有其自己的調節系統的不是你想讓他呈酸性或堿性的,含鉀、鈉、鈣、鎂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的代謝產物常呈堿性,如,蔬菜、水果、乳類、大豆和菌類食物等。與呈堿食物適當搭配,有助于維持體內酸堿平衡。食品的酸堿性與其本身的pH值無關(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后,最后在人體內變成酸性或堿性的物質來界定。產生酸性物質的稱為酸性食品,如動物的內臟、肌肉、植物種子(五谷類)。產生堿性物質的稱為堿性食品,如蔬菜瓜豆類,茶類等。動物的內臟、肌肉、脂肪、蛋白質、五谷類,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較多,在人體內代謝后產生硫酸、鹽酸、磷酸和乳酸等,他們是人體內酸性物質的來源;而大多數蔬菜水果、海帶、豆類、乳制品等含鈣(Ca)、鉀(K)、鈉(Na)、鎂(Mg)元素較多,在體內代謝后可變成堿性物質。實際上,將食物強分酸堿性是不科學的,因為人體內的生理反應非常復雜,不一定就成堿性物質或酸性物質,膳食只要平衡合理就好!醫生詢問:
2016-03-02 17: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想讓身體呈堿性就需要控制酸性食物的攝入,同時增加堿性食物的攝取。肉類、水果、醋等酸性食物要少吃,多吃雜糧、面食、胡蘿卜等堿性食物,必要時可以口福碳酸氫鈉。醫生詢問:
2016-03-02 13: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