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新生兒大便正常化的時間因人而異,通常受喂養方式、消化系統發育、腸道菌群建立、個體差異以及是否存在疾病等因素影響。 1. 喂養方式: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大便通常較稀,次數較多,可能在出生后 2-3 個月逐漸變得規律且不那么稀。而配方奶喂養的新生兒,大便質地相對較稠,一般在 1-2 個月左右趨于正常。 2. 消化系統發育:新生兒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成熟,隨著胃腸道功能的不斷完善,一般在出生 2-4 周后,大便情況會逐漸改善。 3. 腸道菌群建立:腸道菌群的逐步建立對大便性狀有影響,正常情況下,出生后 1-2 周開始,菌群逐漸平衡,大便也會慢慢正常。 4. 個體差異:每個新生兒的體質不同,有的可能在出生后 1 個月左右大便正常,有的則需要更長時間。 5. 疾病因素:如果新生兒存在乳糖不耐受、感染等疾病,可能導致大便稀溏且持續時間較長,需要及時就醫診治。 總之,家長不必過于焦慮新生兒大便稀的情況,只要寶寶精神狀態良好,體重增長正常,一般無需過度擔心。但如果大便異常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2-07 19: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出生15天時剖腹探查腸穿孔未切除,于22天時做引流,現刀口紅腫,滲液已感染,抗感染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如果腸穿孔修復孩子可以不做手術。如果做手術,在控制感染時做手術合適,須主管醫生評估。
2016-03-03 01: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