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生疔瘡伴手臂腫痛如何治療
疔瘡怎么治疔瘡怎么治疔瘡怎么治急死啦!歲主要癥狀:手上生有一個粟米樣膿頭+上手臂腫痛發病時間:9月19日化驗檢查結果:無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疔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多由細菌感染引起。治療方法包括局部處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飲食調理和日常注意等。 1.局部處理:早期未化膿時,可用碘伏消毒,涂抹魚石脂軟膏。若已化膿,應及時切開排膿。 2.藥物治療: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外用莫匹羅星軟膏。也可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如連翹敗毒丸。 3.物理治療:超短波、紅外線照射等有助于炎癥消退。 4.飲食調理:避免辛辣、油膩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5.日常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擠壓疔瘡,注意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疔瘡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同時,要嚴格遵循醫囑用藥和進行治療。
2025-02-10 02: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疔是致病細菌侵入毛囊或汗腺所引起的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建議用外用藥物治療,外敷中醫祖傳純中藥熬制的膏藥,可拔膿排膿清除異物,拔毒生肌,消淤止痛,清熱利濕,散堅消腫,化腐斂瘡,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而達到治愈目的.不吃藥,打針,手術,使用方便,無副作用.使患者安全,經濟,快速的解除病痛.也可以用一些中藥:1,用好硇砂,雄黃,等分為末.針刺瘡口,擠去惡血后,以豆大的一撮藥搽入瘡中,外貼紙包好.2,用白礬末五錢,和煨熟的蔥白,搗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錢五分,酒送下.無效,可再用.久病的人和妊婦,忌用此藥.3,有馬齒莧二分,石灰三分,共研為末,加雞蛋白調勻敷涂.4,用蟬蛻炒為末,蜜水調服一錢,另以唾液調末,涂搽患處.5,用槐花微炒,核桃仁二兩,放入酒一碗中煎開多次,熱服.瘡未成者二,三服,瘡已成者一,二服,即可見效.6,用紫花地丁草搗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蔥頭,生蜜一起搗爛貼患處.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為末.加油調勻涂患處.7,用生薺苠根搗汁內服,外用藥渣敷瘡.三次可愈.8,用地菘葉和酒糟一起,搗爛敷患處.9,將鱧腸草陰干,露一夜后收存.用時嚼一葉貼患處,邊緣用消毒膏護住.10,用蟾酥一錢,巴豆四枚,搗爛,加飯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丸,姜湯送下.地定會,以以蓄根,黃荊子研,酒半碗飲服促進藥力.四,五次后,可食粥補身體.不過我建議您最好到外科門診去看一下.
2016-03-03 09: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什么叫疔瘡?H很多人都不曉得.疔瘡是常見的外科急癥,好發于面部和指端.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腳堅硬如釘,故名疔瘡.多因外感風邪火毒,或因外傷感染而發.其證多發于顏面,四肢以及軀干部位.證見發病急,變化迅速,初起者形如粟米狀,形雖小而質堅硬,根基深在,繼則焮熱紅腫,腫勢速增而疼痛轉劇,待膿潰疔根出者始可腫消痛減而漸愈.若處理遲延不當,或失治誤治,致熱毒更甚者,易成走黃之險證.通常治療的辦法是內服治療.通過消化分解吸收再到局部大都要經過3天以后才能真正有效,效果不是特別快,而且服用中草藥的過程中有許多傷胃的現象.郭氏祖傳疔瘡藥是一種瘡部直接敷用藥物,用一種植物根莖里的寄生蟲做引子,其藥理是通過藥蟲在疔瘡口的敷包吸收掉人體通過瘡口創排出的毒素.促進排毒(化膿越多毒素越多盡快把疔瘡的根引出來,只有把根拉出來才能徹底恢復)療效特佳
2016-03-03 05: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治宜早而迅捷,內服藥當在審慎辨證確診下施治.若熱重毒熾者宜清熱解毒.方選五味消毒飲;若火毒盛者,方選黃連解毒湯,或解毒大青湯;若潰后膿毒未盡,五心仍煩熱者,方選人參清神湯;若因膿毒出而呈顯氣虛之證候者,宜服內托安神散.外治疔瘡初起.傳統方法多用煙管油膏,或圍藥厚敷疔瘡之四周,使疔破而水出多愈;或可用豬膽汁調合雄黃,京墨,姜汁敷疔瘡之四周亦可取效;或用蓖麻子去油,乳香去油,共搗與飯調合作餅狀貼敷,可拔去疔毒;或可用外敷黃連軟膏,或玉露膏等;若膿已成未潰者,則宜切開去膿,視瘡之大小深淺,確定是否引流.已潰者治宜用五五丹,或八將丹涂貼瘡口,以提膿去腐.膿凈腐去瘡面紅活者,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敷貼換藥,以促瘡口之收斂愈合.
2016-03-03 02: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疔瘡是常見的外科急癥,好發于面部和指端.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腳堅硬如釘,故名疔瘡.多因肌膚不潔,鐵木刺傷而妄施針挑擠壓,以致火毒乘隙侵襲,邪熱蘊結肌膚;或因恣食膏粱厚味以及酗酒等因,引起臟腑積熱,毒自內發所致.若毒邪盛則流竄經絡,內攻臟腑則屬危候. 本病初起狀如粟粒,色或黃或紫,或起膿水皰,膿皰,根結堅硬如釘,自覺麻癢而疼痛輕微,繼則紅腫灼熱,疼痛增劇,多有寒熱.如見壯熱煩躁,眩暈嘔吐,神識昏憒者,為疔瘡內攻之象,稱為“疔瘡走黃”;如發生于四肢,患處有紅絲上竄的,名為“紅絲疔”.治療方法: 1.針灸 治法 取督脈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 處方身柱靈臺合谷委中 方義本方取督脈經穴為主,以督脈統率諸陽,瀉身往,靈臺以疏泄陽邪火毒,二穴又為治療疔瘡之經驗災.合谷為手陽明經的原穴,陽明多氣多血,瀉之以泄陽明火毒,面唇疔瘡尤為適宜.取郄穴委中,刺血以清泄血熱. 本病還可根據患部所屬經脈取穴.例如生于面部手陽明經的,配取商陽,曲池;食指端者取曲池,迎香;生于面部足少陽經的,配取陽陵泉,足竅陰;足小趾,次趾的取陽陵泉,聽會.如系紅絲疔,可沿紅絲的止點,依次點刺到起點. 2.挑治 方法在背部脊柱兩旁,尋取丘疹樣突起處,用粗針挑治,每日一次.
2016-03-02 19: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