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馬西平止痛效果變差且有頭暈怎么辦
感覺到疼痛就開始用藥卡馬西平,一開始效果很好,一天四片,一次兩片,三個月后藥量加大,一天六到八片,現在效果不好,吃六片還會痛,有時會頭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卡馬西平是治療神經痛的常用藥物,但用藥后效果可能會發生變化,并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這可能與藥物耐受、病情進展、個體差異、合并其他疾病、用藥不當等有關。 1. 藥物耐受: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身體可能對其敏感性降低,導致效果不佳。 2. 病情進展:原發病可能加重或發生變化,使得當前藥量無法有效控制疼痛。 3. 個體差異: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部分人可能對卡馬西平不敏感。 4. 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影響藥物的療效和身體的反應。 5. 用藥不當:未按時按量用藥,或同時使用了影響卡馬西平效果的其他藥物。 總之,出現卡馬西平止痛效果變差和頭暈的情況,應及時就醫,醫生會綜合評估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可能會更換藥物如加巴噴丁、普瑞巴林、苯妥英鈉等,或者采取其他治療措施。同時,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務必嚴格遵醫囑。
2025-02-07 15: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在三叉神經痛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治療方法非常多,主要有藥物治療,針刺療法、物理療法、三叉神經周圍支及半月神經節注射療法、三叉神經節電凝術或半月神經節射頻熱凝術療法、三叉神經周圍支切斷、撕脫術和各種開顱手術等療法。后者有三叉神經根減壓術、三叉神經感覺根切斷術、三叉神經脊束切斷術及三叉神經根微血管減壓手術等。以上各種治療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多數方法療效不佳的原因是由于不是針對病因治療,治病治標不治本。所以復發率高,難以根治。對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的最先進的治療是顯微微血管減壓術。國際上等人從年開始從事此項研究,且作微血管減壓術例數最多,在顱神經微血管減壓:例手術的體會一文中得出結論:微血管減壓術是治療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等很安全、最有效的手術方法。
2016-03-03 08: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學和病理學至今還不清楚,所以,治療的目的應是長期鎮痛。鎮痛的方法至今仍是多種多樣。可大概分為無創和有創治療方法。無創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中醫中藥針灸療法、理療等。適用于病程短、疼痛較輕的患者。也可作為有創治療方法的補充治療。有創治療方法包括手術療法、注射療法和射頻熱凝療法。
2016-03-03 06: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臨床表現:疼痛發生在一側舌根、咽喉、扁桃腺、耳根部及下頷后部,有時以耳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特點:好發年齡:歲。發病部位:扁桃體區、咽部、舌根部、頸部、耳道深部、下頜后區處。疼痛性質:陣發性劇痛,如刀割樣、刺戳樣,痛性抽搐。疼痛時間:早晨、上午頻發,睡眠時可有發作,此點可與三叉神經痛鑒別。有異物感、梗塞感:發病時咽部、喉部有異物感和梗塞感,而導致頻頻咳嗽。疼痛激發因素:觸診可使疼痛發生,也稱“扳機點”。常見于扁桃體區、外耳道、舌根處。每當吞咽、咀嚼、打哈欠、咳嗽均可誘發疼痛。有間歇期。病員有脫水、消瘦。是由于懼怕疼痛,少進食所引起的。嚴重者可有心律不齊、心跳停止、昏厥、抽搐、癲癇發作、喉痙攣、腮腺分泌過多等現象。
2016-03-03 05: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茂初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發生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神經痛,本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其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的劇烈性疼痛。本病并無特效治療方法。西藥主要有: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等,由于這些藥物的副作用比較大,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中醫中藥對本病也有一定療效,不妨試用。
2016-03-02 20: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