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系統感染是何原因,如何治療?
生殖系統感染是怎么回事?您好,請問生殖感染怎么辦?查出患有是生殖感染,出現尿頻尿急的現象,有時候正在工作出現尿急的現象,讓我感到非常尷尬,請問生殖感染怎么辦啊?該如何進行治療啊?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生殖系統感染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的侵襲,以及個人衛生習慣差、免疫力下降、不潔性行為、尿路梗阻、醫源性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病原體感染:不同病原體引起的感染癥狀和治療方法有所不同。如細菌感染常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等;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多使用阿奇霉素。 2.個人衛生:不注意生殖部位清潔,易滋生細菌。應每日清洗,勤換內褲。 3.免疫力低下:身體抵抗力弱時易發病。需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 4.不潔性行為:會增加感染風險。要保持潔身自好,使用安全套。 5.尿路梗阻:如結石等導致尿液潴留,引發感染。需解除梗阻,必要時手術。 6.醫源性因素:如導尿操作不當。要嚴格遵循醫療規范。 生殖系統感染需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進行治療,并注意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以促進康復,預防復發。
2025-02-07 19: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目前已經成為威脅男性健康的主要病種之一。一是發病率提高,二是發病年齡趨于低齡化,三是復合性感染比率增大。反復發作泌尿道感染在各種年齡階段都比較常見。其原因有生理上的因素,也有生活習慣上的因素和病理上的因素。建議您到正規醫院做檢查進行治療。根據你描述的情況,泌尿系統感染多是指男性的外生殖器、內生殖器、尿道及附屬腺體受到不同病原體的侵犯,導致這些器官發生病變,功能損害.男性生殖泌尿系統感染包括尿道炎、支(衣)原體感染、性傳播疾病等。導致男性生殖泌尿系統感染常見的病原體有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真菌等20余種。有些患者混合感染多種病原體。
2016-03-03 14: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對于生殖器皰疹的治療,一般性治療,治療還不能徹底清除病毒,也不能阻止疾病的復發。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緩解癥狀,減輕疼痛,縮短病程及防止繼發感染等。生殖皰疹要去醫院進行治療,不要自己拖延時間,只能是加重病情。而且生殖感染分類比較多,你自己買藥也會出現不對癥的情況,最終會導致身體產生抗藥性,對后期的治療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生活也要多加注意,個人衛生一定要注意好,不然很容易傳染的
2016-03-03 12: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像這種情況尿路感染引起的,建議去醫院檢查尿常規后治療。一定要多喝水,少吃辛辣食物及酒。試試阿奇霉素或菌必治,從您現在的癥狀初步考慮存在尿道感染,不排除是淋病。近期避免性生活,以免傳染給性伴侶,盡早到醫院檢查一下,然后針對性的治療。這個問題很正常,女性都應該注意的.如果您沒有性生活,這個方面的問題會少很多.平時注意個人衛生,內褲最好穿全棉的,開水燙過最好,如果有瘙癢疼痛等不舒服的話,用一些正規廠家出的洗液進行一些處理就好,洗澡的時候不要忘了她啊,如果有性生活的話,建議衛生意識就要更強一些,感染機會就多了一層.祝您健康。
2016-03-03 11: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無法排尿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
Q: 懷孕 6 個月尿液蛋白質 015 一個加是否正常 -
Q: 尿頻尿急可能是哪些疾病導致? -
Q: 尿液中含有粉末是何原因? -
Q: 懷孕會影響尿液酸堿度嗎? -
Q: 小便時尿液有血色可能是什么病? -
Q: 尿頻尿急一天達 20 次應如何處理 -
Q: 為何尿液一天會有多種味道和顏色? -
Q: 無法排尿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 -
Q: 尿液檢查發現尿液很黃應如何處理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