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全身起小疙瘩且在 72 小時前受風,可能是風疹、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紫癜等原因引起。 1.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癥狀為發熱、皮疹。治療以對癥為主,注意休息,可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如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2.蕁麻疹:多因過敏導致,皮膚出現風團。治療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可服用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3.濕疹:與多種內外因素有關,皮膚有紅斑、丘疹。局部涂抹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 4.接觸性皮炎:接觸刺激物或過敏原引發,皮膚紅腫、瘙癢。去除誘因,外用爐甘石洗劑。 5.過敏性紫癜:與免疫、感染等有關,皮膚有紫癜。治療包括臥床休息,應用維生素 C 等。 全身起小疙瘩且受風后,應注意皮膚清潔,避免搔抓,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遵醫囑治療。
2025-02-09 19: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小兒患風疹一般不需特殊治療,體溫高時可用些退熱藥,發熱期間應讓病兒臥床休息,給予流質,半流質易消化食物,多喝水,幫助解毒發汗,還要保持皮膚及口腔的清潔衛生.風疹全身癥狀比較輕,有低熱及很輕的感冒癥狀.初期可咳嗽,噴嚏,流涕,咽疼等,發熱1-2天內即可出疹,一般由面部蔓延到軀干和四肢,往往第一天出疹子即布滿全身,但手掌,足心大都無疹子,皮疹呈淺色,稍稍隆起,分布均勻,大約4-5天皮疹即退.發熱即出疹,熱退疹也退是風疹的典型特點,并且常常有耳后,枕部,頸部的淋巴結腫大.
2016-03-03 23: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個首先要預防感染的!局部可以使用百多邦涂抹注意休息!必要時就醫!!
2016-03-03 20: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風疹又稱“風痧”,痧子等.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風疹從接觸感染到癥狀出現,要經過14~21天.病初1~2天癥狀很輕,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發紅等輕度上呼吸道癥狀.風疹經過良好,預后佳,并發癥少.一般可吃些疏風清熱的銀翹散來治療.
2016-03-03 19: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風疹:又稱“風痧”,痧子等.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由于風疹的疹子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陣風似的,“風疹”也因此得名.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傳染性與麻疹一樣強.一般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多見于1~5歲兒童,6個月以內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獲得抵抗力,很少發病.一次得病,可終身免疫,很少再患.中醫《備急千金要方》指出風疹又名風痧.多由外感風熱時邪,郁于肌表,發于皮膚所致.治宜清熱解毒,用銀翹散或加味消毒飲風疹應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 (一)普通康復療法 加強護理,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加強營養.隔離至出疹后5天.患者 二)中醫分型與中藥治法 1.邪郁在表 發熱惡風,噴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納欠佳,疹色淺紅,先起于頭面,軀干,隨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勻,稀疏細小,2—3天消退,有癢感,耳后及枕部痰核腫大,苔薄白,舌質偏紅.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銀翹散加減:金銀花12克,連翹45克,竹葉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荊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內盛 高熱,口渴,心煩不寧,疹色鮮紅或紫暗,疹點較密,便黃少,舌質紅,苔黃糙.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 [方藥]透疹涼解湯加減:桑葉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蟬衣7克,連翹12克,黃連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紅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鮮蘆根,大便干結加全瓜蔞,郁李仁等. 三)現代西醫西藥治療方法 主要是支持療法,對癥治療.可酌情給予退熱劑,止咳劑及鎮痛劑.喉痛用復方硼砂液漱口,皮膚瘙癢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生油涂拭,結膜炎用o.25%氧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數日. (四)單味藥與經驗方治法 (1)芫荽(香菜)35克或西河柳1把,煎水服. (2)浮萍,苦參各7克,麻黃,蟬蛻,甘草各3克,白蒺藜,地膚子,生苡仁各45克,僵蠶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治小兒風疹. (3)花生油50克,煮沸后稍冷加入薄荷葉30克,完全冷卻后過濾去渣,外涂皮膚癢處,有止癢作用. (五)中成藥治療: (1)犀角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邪毒內盛. (2)板藍根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用于邪郁在表. (3)維C銀翹片:每次2片,每日3次. (4)了歌王片:每次3片,每日3次. (六)飲食療法 (1)銀翹解毒粥:金銀花,連翹,淡豆豉,竹葉,荊芥各10克,蘆根15克,牛蒡子,甘草各6克,粳米100克.上8味藥洗凈煎汁,去渣,再煮洗凈的粳米成粥,待粥將熟時,加入上藥汁,煎1—2沸即可.分2次,早晚溫熱服. 本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適用于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汗而不多,口渴,咳嗽咽痛,舌尖虹,舌苔薄黃,脈浮數.注意:外感風寒,惡寒重,發熱輕不宜用. (2)清營粥:生地15~30克,竹葉卷心6克,銀花10克,犀角3克(用水牛角6—10克代),粳米100克.將生地,竹葉卷心,銀花,水牛角洗凈,同入砂鍋煎湯,取汁去渣,再入洗凈的粳米,同煮為稀粥.每日2~3次,溫熱服食. 本粥清營泄熱,兼以透表.適用于營分熱盛.癥見身熱,夜間尤甚,煩躁,咽干但不欲飲,舌質紅絳,無苔,脈細數.注意:脾胃虛寒者忌用
2016-03-03 06: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