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鵝口瘡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主要癥狀包括口腔黏膜出現白色斑塊、疼痛、吞咽困難、食欲不振、口臭等。 1. 白色斑塊:在口腔黏膜表面,如舌、頰黏膜、腭部等,可見白色的凝乳狀斑片,形似奶塊,但不易擦去。 2. 疼痛:感染區域可能會有疼痛,尤其在進食或吞咽時,疼痛可能會加重。 3. 吞咽困難:嚴重的鵝口瘡可能導致咽喉部感染,引起吞咽困難。 4. 食欲不振:由于口腔內的不適,患兒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 5. 口臭:口腔內的真菌繁殖和炎癥會產生異味,導致口臭。 鵝口瘡雖然常見,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感染。一旦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通常采用抗真菌藥物,同時要注意口腔衛生,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
2025-02-11 01: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鵝口瘡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小兒得了鵝口瘡要及時治療.一,局部用藥口腔內的局部用藥是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先用弱堿性溶液,如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然后用鹽水棉球洗干凈,最后涂上1%龍膽紫,每天2次,一般2~4天就可治愈.局部也可用制霉菌素,先將制霉菌素50萬單位(片)碾成細末,平均分成4份,每次用1份,直接撒入患兒的口腔內,不喂水,讓寶寶自己用舌頭攪拌,使藥物與口腔黏膜充分地接觸.一般每天2次,幾天后鵝口瘡就會蕩然無存.
2016-03-04 02: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