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小板低導致皮膚發紫是比較常見的癥狀,可能帶來出血風險、感染風險、貧血風險、影響凝血功能、增加血栓形成風險等。 1. 出血風險:血小板減少會使血管壁的完整性受損,容易出現皮膚、黏膜的自發性出血,如鼻出血、牙齦出血等。 2. 感染風險:由于血小板參與免疫調節,數量降低可能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的幾率。 3. 貧血風險:長期反復的出血可能導致慢性失血,引發貧血。 4. 影響凝血功能:血小板在凝血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其減少會導致凝血時間延長,傷口不易愈合。 5. 增加血栓形成風險:在某些情況下,血小板減少可能導致血液中其他凝血因子的代償性增加,從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總之,血小板低導致皮膚發紫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2-10 22: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