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17 歲還未遺精但其他方面正常,一般來說無需過度擔憂。這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發育時間差異、生活習慣、激素水平、心理因素、疾病等。 1. 發育時間差異:每個人的身體發育節奏不同,遺精出現的時間也有早晚。有些人可能在 18 歲甚至更晚才開始遺精。 2. 生活習慣: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和生理功能,導致遺精延遲。 3. 激素水平:體內的雄性激素水平對遺精有重要影響。如果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性器官發育遲緩,從而影響遺精的出現。 4. 心理因素:精神緊張、焦慮、壓力過大等心理狀態,可能會干擾神經系統對生殖系統的調節,影響遺精。 5. 疾病:某些疾病如生殖系統發育異常、內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導致 17 歲還未遺精。但這種情況相對較少見。 如果 17 歲還未遺精且沒有其他異常癥狀,可繼續觀察。若伴有其他不適,如第二性征不明顯、生殖器官發育異常等,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
2025-02-11 04: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7 歲還未遺精但其他方面正常,一般來說無需過度擔憂。這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發育時間差異、生活習慣、激素水平、心理因素、疾病等。 1. 發育時間差異:每個人的身體發育節奏不同,遺精出現的時間也有早晚。有些人可能在 18 歲甚至更晚才開始遺精。 2. 生活習慣: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和生理功能,導致遺精延遲。 3. 激素水平:體內的雄性激素水平對遺精有重要影響。如果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性器官發育遲緩,從而影響遺精的出現。 4. 心理因素:精神緊張、焦慮、壓力過大等心理狀態,可能會干擾神經系統對生殖系統的調節,影響遺精。 5. 疾病:某些疾病如生殖系統發育異常、內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導致 17 歲還未遺精。但這種情況相對較少見。 如果 17 歲還未遺精且沒有其他異常癥狀,可繼續觀察。若伴有其他不適,如第二性征不明顯、生殖器官發育異常等,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
2025-02-10 12: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遺精—男子性成熟的標志男孩子進入青春期,大多都會為遺精而羞澀、緊張和不安。他們發生遺精后,不敢讓人知道,好像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似的。遺精后如覺得身體有些不適,便會疑心是遺精造成的,擔心會使身體得病。實際上,遺精是男青年進入青春期生殖器官發育成熟之后所出現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俗話說:“精滿自溢。”當精液充盈后,體內的精液儲存過多,性興奮性增強,如若再有其他刺激,如夢見異性、被褥壓迫、內衣太緊等,即發生遺精。附睪、輸精管、精囊、前列腺、尿道的分泌物平時隨尿液排出不被注意。精液和體內其他多種分泌物一樣,不斷產生,不怕排泄。從生理上講,這些分泌物制造多少,就排泄多少,不會有耗竭而影響健康的問題。相反,前列腺分泌物如經久不排,蓄積濃縮,反易形成結晶或結石。遺精標志著男子生殖功能的成熟。未婚男子1~2天就遺精1次或一夜數次,則稱為頻發性遺精。這種過份頻繁的遺精常是大腦皮層興奮作用增強的一種表現,往往會引起早泄,進而由于過分的興奮而產生抑制,又會表現為陽痿。頻發性遺精屬于病態,需要重視和進行合理的治療。不少人認為精液是人體的精華,民間還有“十滴血一滴精”之說,認為遺精會耗損人的元氣,使人體虛弱。有些青年人遺精以后,憂心忡忡,這是完全不必要的。其實,精液并不那么珍貴。遺精(包括性生活射精)時每次排出的精液約2—6毫升。精液的組成雖然復雜,但它的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質和一些糖分,而且,蛋白質、糖分占的比例很小。有些人在遺精之后,會感到頭暈目眩、腰酸背痛、精神萎靡,認為這是由于遺精所引起的。這也是一種誤解。以上的癥狀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學的心理衛生知識,接受了一些不科學的傳說以及舊的書刊的有關暗示,以致出現了上述病態,使心理上受到威脅性的刺激。從而引起精神負擔,并不是遺精損失了精液所致。對遺精不了解所引起的精神負擔比遺精本身造成的影響大得多。如果發生頻繁遺精,要注意以下幾點:1、注意心理衛生和精神調攝,消除恐懼、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培養自己開朗、樂觀、冷靜、客觀、堅強的性格,經常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排除雜念,清心寡欲,恬淡虛無,順其自然,調養一段時間,這種情況自可減輕。2、注意生活起居,衣褲應稍寬松些,夜晚不要過飽進食。睡前用溫水洗腳,被褥不宜過重,腳部不宜蓋得太暖。養成側臥睡眠的習慣。3、節制性欲,戒除手淫。不看尤其不能迷戀色情淫穢書刊和影視音像制品。逐漸戒除手淫,減輕思想負擔,使心理逐漸康復。4、多參加文體活動,培養多種業余興趣和愛好,適當參加體力勞動。正常對待男女交際,不要把男女交往神秘化。5、積極治療引起造精的疾病。包皮過長的應手術切除;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清洗陰莖包皮處,以免包皮垢積聚;如患有包皮龜頭炎時應及時治療。6、不要認為遺精是低級下流的事情而感到不好意思。遺精后要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潔,勤洗換內褲,以防尿道的炎癥。--------------------------------------------------------------------------------遺精通常又稱為“夢遺”或“夢精”,多數男孩子在睡夢中發生。過去,對于夢遺曾有不少錯誤的解釋,有的把這種現象說成是病理因素或道德缺陷造成的,并再三強調遺精是有害的,認為男孩子應避免出現這種現象;有的把夢遺歸結為是由于衣褲穿得太緊、或被褥過暖、或睡眠姿勢不恰當,使陰莖受到刺激所致;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夢遺是由于男孩思想不純潔所致;有人則認為是由于性發泄途徑不暢出現的高度緊張反應。所有這些均未找到夢遺的根本原因--男孩發育期成熟的生理原因。由于認識上的誤區,使得尚未接受過性教育的青少年,對早晨醒來時發現自己夢遺這一現象,感到迷惑或惶恐不安,甚至產生負罪感。當他們發現流出的精液污染了衣物被褥時,總是感到難于見人,生怕被家長發現。這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是十分不利的。其實,稍有些生理常識的人都知道,精液是由男性性腺和性器官分泌的乳白色、帶有特殊氣味的液體,遺精排出的精液與性交時的精液完全相同。由于青春期的男性在生理、心理上迅速發育成熟,特別是性生殖系統變化較大,睪丸體積增大,體內雄激素水平明顯提高,在睪丸、精囊、前列腺、尿道旁腺等組織器官相互作用下,不斷產生精液。當精液量超過附睪和精囊的儲存限度時,就會出現“精滿自溢”的現象,反射性地引起射精,使精液從尿道溢出體外,這時遺精現象便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任何一位發育健康的男性在青春期及以后都有可能發生遺精現象。據北京市1980年對1801名男生的調查,首次遺精的最小年齡為12歲,至18歲時97%的男生已有首次遺精發生。
2016-03-04 10: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