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傳遞障礙性疾病,癥狀多樣,包括肌肉易疲勞、肌肉無力、吞咽困難、呼吸困難、抬頭困難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12-21 16:38
1.肌肉易疲勞:受累肌肉在活動后很快出現疲勞無力,休息后能部分恢復。比如行走一段距離后感到腿部無力。
2.肌肉無力:常見于眼部肌肉,如眼瞼下垂、復視;也可能累及全身肌肉,導致肢體無力。
3.吞咽困難:咽喉部肌肉無力,影響正常吞咽動作,進食時可能出現嗆咳。
4.呼吸困難:呼吸肌受累,導致呼吸功能減弱,出現氣短、呼吸急促。
5.抬頭困難:頸部肌肉無力,難以完成抬頭動作。
肌無力的癥狀可能因個體差異和病情嚴重程度有所不同。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通過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溴吡斯的明、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等,同時注意休息和飲食營養。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個早期特征性癥狀為活動后疲勞,肌無力,經休息后恢復或緩解,清晨上午較輕,下午較重.分為眼型,全身型,暴發型,晚期重癥型.肌無力并非全身肌肉均受累,往往有所側重,眼外肌最常受累,其次為顱神經所支配的肌群,頸肌,肩胛肌,以及髖部的屈肌,此病呈現病態疲勞,在連續收縮后發生無力甚至癱瘓,經過休息后好轉,在病程早期3年內常見于自發緩解或者復發,或是惡化,晚期的運動障礙比較嚴重,雖經休息也不能完全復原,部分肌肉可以發生萎縮。
2016-03-04 15:2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肌肉呈異常疲憊性肌無力,休息后癥狀明顯好轉,無嚴重肌萎縮及電變性反應。可出現在全身的一切肌肉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不能盲目臆斷疾病,檢查之后確定疾病,及早治療。
2016-03-04 10: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考慮是重癥肌無力的癥狀,西醫治療此病多采用口服激素類藥物治療,如新斯的明,強的松等,只能維持或緩解暫現狀,手術治療,現在多采用三聯一體。
2016-03-03 20: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重癥肌無力是一種橫紋肌神經肌肉接頭點處傳導障礙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易疲勞晨輕暮重、休息或用膽堿酯酶抑制藥后減輕為特點。常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時而異,而并非某一神經受損時出現的麻痹表現。您好,重癥肌無力癥狀有疲勞,吞咽困難,眼瞼下垂、面肌無力、眼皮下垂、呼吸困難、睡眠時瞼閉合不全,可見于任何年齡段。建議您最好是到醫院檢查一下,及時治療。
2016-03-03 18: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肌無力臨床表現為全身骨骼肌肉均可受累,但以眼外肌受累最為常見。具體表現為眼瞼下垂、復視等,或全身肌肉同時受累,疲勞后加重,休息后部分恢復,朝輕夕重。治療肌無力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中醫也能治療肌無力。肌無力屬中醫瞼、視岐、痿癥范疇。本中醫治療肌無力一類的痿病重視熱邪為患,把"熱致津傷,筋脈失養"作為本證的重要病機。建議采用中醫療法標本兼治祝早日康復
2016-03-03 16: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