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革平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門診科
-
體位性低血壓是一種血壓調節異常的病癥,指從臥位轉為立位 3 分鐘內,收縮壓下降≥20mmHg 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其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如年齡增長、疾病影響、藥物副作用、血容量不足、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 1.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調節功能逐漸減退,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2.疾病影響:某些疾病如帕金森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會損害血管和神經功能,引發體位性低血壓。 3.藥物副作用:部分降壓藥(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抗抑郁藥(如帕羅西汀)、鎮靜催眠藥(如地西泮)等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 4.血容量不足:大量失血、脫水、長期營養不良等造成血容量不足,影響血壓調節。 5.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自主神經病變會影響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功能,進而引發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可能會導致頭暈、黑矇、暈厥等癥狀,給生活帶來不便。如果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平時要注意避免突然改變體位,保證充足的水分和營養攝入。
2025-02-10 20: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體位性低血壓是一種血壓調節異常的病癥,指從臥位轉為立位 3 分鐘內,收縮壓下降≥20mmHg 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其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如年齡增長、疾病影響、藥物副作用、血容量不足、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 1.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調節功能逐漸減退,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2.疾病影響:某些疾病如帕金森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會損害血管和神經功能,引發體位性低血壓。 3.藥物副作用:部分降壓藥(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抗抑郁藥(如帕羅西汀)、鎮靜催眠藥(如地西泮)等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 4.血容量不足:大量失血、脫水、長期營養不良等造成血容量不足,影響血壓調節。 5.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自主神經病變會影響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功能,進而引發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可能會導致頭暈、黑矇、暈厥等癥狀,給生活帶來不便。如果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平時要注意避免突然改變體位,保證充足的水分和營養攝入。
2025-02-10 13: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根據你的癥狀,考慮你是出現了低血壓、低血糖反應。因為你起身的時候太猛了,導致你的大腦供血不足,所以出現眼前發黑了。你的情況建議你檢查一下血常規看看,一般孕婦都是有貧血的。如果你有貧血的話,就及時進行補血治療。同時以后在起身的時候,要慢慢來,不要太急。
2016-03-04 14: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這一般是沒什么關系,平時注意加強營養就可以了,注意鍛煉身體,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強身體素質
2016-03-04 10: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