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四肢無力、頭暈以及大便呈紅凍子樣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腸道感染、腸道炎癥、腸道腫瘤、血液系統疾病、食物中毒等。 1.腸道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襲腸道,導致腸道黏膜炎癥和功能紊亂。常見的有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腸炎等。可出現腹痛、腹瀉、發熱等癥狀。治療上需根據病原體選擇合適的抗感染藥物,如諾氟沙星、阿莫西林、利巴韋林等。 2.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這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腸道黏膜慢性炎癥和潰瘍。常有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等表現。治療常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藥物。 3.腸道腫瘤:腸道內的腫瘤可能會破壞腸道組織,引起出血和大便異常。需要通過腸鏡、病理活檢等檢查明確診斷。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化療、放療等。 4.血液系統疾病:某些血液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可能影響凝血功能,導致腸道出血。治療需針對具體疾病進行,如輸注血小板、化療等。 5.食物中毒:食用不潔或有毒食物后,可能引起胃腸道癥狀和全身不適。需及時催吐、洗胃,并進行對癥支持治療。 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大便常規、血常規、腸鏡等,以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清淡飲食,避免勞累和刺激性食物。
2025-02-10 13: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說的情況診斷痢疾太過草率建議進一步檢查大便常規針對痢疾的治療建議到醫院就診以免病情加重治療指導意見做下面分析菌痢各型治療方法(一)急性菌痢的治療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消化道隔離。給予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對于高熱、腹痛、失水者給予退熱、止痙、口服含鹽米湯或給予口服補液鹽(ORS),嘔吐者需靜脈補液,每日1500ml~3000m。小兒按150~200lml/kg/日,以5%葡萄糖鹽水為主。中毒癥狀嚴重時可用氫可琥珀酸鈉100mg加入液體中靜滴,或口服強的松10~20mg,以減輕中毒癥狀。2.病原治療由于耐藥菌株增加,最好應用≥2種抗菌藥物,可酌情選用下列各種藥物:(1)磺胺類:磺胺甲基異惡唑(SMZ)加甲氧芐胺嘧啶(TMP),即復方新諾明(SMZco),1.02次/日,首次加倍,兒童50mg/kg/日,連用5~7日。(2)喹諾酮類:為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物,作用于細菌DNA旋轉酶,阻止DNA合成,有殺菌效果。此外組織滲透性強,少有耐藥產生。①吡哌酸(PPA)0.53次/日或1.02次/日,連用5~7日。②氟哌酸(NFLX)0.4,2~3次/日。③氟啶酸(ENX)0.1,3次/日,小兒酌減。(3)抗生素:可適當選用慶大霉素(8萬u2次/日,小兒3000~5000u/kg/日,或卡那霉素0.52次/日)肌注或靜滴,療程均為5~7日。還可選用丁胺卡那霉素、磷霉素及頭孢菌素類等。(4)利福平:對痢疾桿菌也有一定殺滅作用。3.中醫中藥治療:①辨證論治:表未解里熱已盛者應表里雙解,用葛根黃連湯加減;濕重于熱者應利濕清熱,用胃苓湯加減;熱重于濕者應清熱利濕,用白頭翁湯加減;濕熱互滯者用芍藥湯加減。②黃連素0.4g,每日3次,兒童30mg/kg/日,連用5~7日。生大蒜口服。③亦可選用馬齒莧、地榆、苦參、地錦草等單方草藥煎湯口服,早晚各一次。4.針刺:取天樞、氣海、關元、足三里或止痢穴(左下腹相當于麥氏壓痛點部位)。配止瀉、曲地、陽陵泉等強刺激,不留針。(二)中毒性菌痢的治療1.抗感染選擇敏感抗菌藥物,聯合用藥,靜脈給藥,待病屬于情好轉后改口服。具體抗菌藥物同上。2.控制高熱與驚厥(1)退熱可用物理降溫,加1%溫鹽水1000ml流動灌腸,或酌加退熱劑。(2)躁動不安或反復驚厥者,采用冬眠療法,氯丙嗪和異丙嗪1~2mg/kg,肌注,2~4小時可重復一次,共2~3次。必要時加苯巴比妥鈉鹽,5mg/kg肌注,或水合氯醛,40~60mg/kg次,灌腸,或安定0.3mg/kg/次,肌注或緩慢靜推。3.循環衰竭的治療: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療。主要有:①擴充有效血容量;②糾正酸中毒;③強心治療;④解除血管痙攣;⑤維持酸堿平衡;⑥應用糖皮質激素。4.防治腦水腫與呼吸衰竭(1)東莨菪堿或山莨菪堿的應用,既改善微循環,又有鎮靜作用。(2)脫水劑: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kg/次,4~6小時一次,可與50%葡萄糖交替使用。(3)地塞米松:0.5~1.0mg/kg/次,加入莫菲滴管中靜滴,必要時4~6小時重復一次。(4)吸氧,1~2立升/分,慎用呼吸中樞興奮劑,必要時氣管內插管與氣管切開,用人工呼吸器。5.中藥:生脈散或枳實注射液,靜脈或肌肉使用,以升高血壓,改善微循環,抗休克。(三)慢性菌痢的治療1.尋找誘因,對癥處置。避免過度勞累,勿使腹部受涼,勿食生冷飲食。體質虛弱者應及時使用免疫增強劑。當出現腸道菌群失衡時,切忌濫用抗菌藥物,立即停止耐藥抗菌藥物使用。改用酶生或乳酸桿菌,以利腸道厭氧菌生長。加用B族維生素、維生素C、葉酸等,或者口服左旋咪唑,或肌注轉移因子等免疫調節劑,以加強療效。2.對于腸道粘膜病變經久有愈者,同時采用保留灌腸療法,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150ml,或加氫化可地松100mg,或5~10%大蒜溶液150ml加強地松20mg及0.25%普魯卡因10ml,保留灌腸,每晚一次,10~14日為一療程。
2016-03-04 20: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考慮飲食不當引起的胃腸炎或者細菌性痢疾。需要化驗大便常規看看。可以對癥治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黃連素片以及顛茄片看看,另外注意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和生冷食物,避免加重胃腸道負擔,如果水電解質紊亂需要繼續靜脈輸液治療。祝健康。
2016-03-04 16: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從你的表述分析多考慮痢疾病(痢疾需要大便細菌培養確診),如果病情不是很嚴重,可以服藥治療,服用諾氟沙星,配合瀉立停,腹痛可服用止痛藥物如顛茄片或山莨菪堿。如果發燒可口服普通退燒藥物。注意多飲水。
2016-03-04 15: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首先要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痢疾用藥首選黃連素片,飲食上應該以流體或是半流體為主;多飲些淡鹽水及果汁;同時可以在用餐時吃些大蒜。
2016-03-04 03: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